为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三农”水平,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面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省科技厅、市科委等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关心指导下,江宁区启动了以江宁设施蔬菜产业分店为主的农村科技超市分店及便利店建设。目前,全区建有农村科技超市6家,其中分店1家、便利店5家,分别分布在横溪、江宁、禄口、其林等街道。 一、实施七个统一服务,打造科技超市品牌 该区在科技超市分店及便利店建设过程中,始终突出科技服务这一宗旨,特别是分店建设,主要通过实施“七个统一”科技服务,服务于江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一是统一供应种苗。为了加强品种、技术更新,分店基地充分利用在宁各涉农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引进了一批新品种,积极加强新技术集成引进与推广,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及时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户、种植户参观、学习、培训了解掌握生产技术,依托南京绿桥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采用免费提供各类种子、种苗,采取全程技术指导、集中产品收购、承诺种植效益等办法,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二是统一种植茬口。制定设施蔬菜地区生产种植茬口模式,适时组织各类农村乡土科技人才进行学习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充分利用分店、各便利店信息平台,及时将农业生产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发布,使农户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和新技术、新品种信息,为农民提供新品农资服务。三是统一生产技术。大学生村官、种植户可通过超市分店、“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站、12396服务热线等方式将生产技术难题向超市反映,超市技术人员根据反映信息进行网络化服务,对来电、来访农民给予指导,解答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结合蔬菜产业技术提升,编制全年实用技术培训方案,定期开展蔬菜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四是统一种植模式。分店将掌握的新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利用宣传栏、信息简报等方式,在所辖服务范围内把相关信息发布给农民,指导农民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模式、科学组织生产。组织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示范户和种植户外出参观学习,汲取经验,推广高效大棚设施栽培模式,通过科技服务、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引导农户优化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五是统一农资供管。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严把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的供应、使用关,杜绝禁用农药、肥料、激素的使用,积极引导农户到分店咨询、购买农资新产品,加强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的指导,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六是统一收购标准。在各类瓜果蔬菜成熟时节,分店及时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入库,不达标的产品拒收,对有毒性残留的蔬菜就地销毁,严格把关,增强市场竞争力。七是统一包装销售。分店把蔬菜品种、预期产量、上市时间、价格走势等情况进行统计,及时在网上发布,农民也可以通过“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站向分店或总店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分店现有“绿王大自然”、“苏田”、“春牛首”、“杨柳湖”、“天禄”5大蔬菜品牌,其中“绿王大自然”牌蔬菜已发展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农产品”,先后认定有机蔬菜2个、绿色食品蔬菜3个,无公害蔬菜产品15个。为了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向苏、浙、皖、沪等地区大市场以及南京和周边地区的宾馆、饭店、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发放促销信函,开展网上销售,加强对经纪人、导购员培训,为蔬菜产品销售建立绿色通道。 二、发挥超市“六有”功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有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六有”模式,开展农村科技超市分店及便利店建设,深入挖掘其内涵,充分发挥其功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完善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各分店及便利店以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以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加强与驻宁涉农高校院所合作,分店及便利店现有工作人员102人,其中科技特派员8人(其中大学生村官3人)、科技人员61人,专业涉及瓜果、蔬菜和花卉栽培、育种、生理、植保、土肥等门类,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2人,通过技术队伍建设,分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依托服务队伍,分店及时发布生产信息,定期不定期组织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从种苗引进、精准施肥、植物保护、产品营销形成专业的服务队伍,推动设施瓜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各分店及便利店建成以来,先后组织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技术人员上门服务320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400多项。围绕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组织开展农用实用技术培训50期,累计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二是完善服务载体,推动成果转化。目前分店已建成组培中心、引种中心和示范中心等推广载体3个。与市蔬菜所合作建成的组培中心,主要进行草莓脱毒苗的组培和驯化;与市园艺推广站合作建成的引种中心,重点进行西甜瓜、草莓等品种引种、示范;自建的江宁横溪瓜果蔬菜示范中心,重点实施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示范。同时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模式推广上,推广了“西瓜+蔬菜”、“西瓜+草莓”、“西瓜+食用菌”、“西瓜+甜玉米”等高效种植模式,实现平均亩产效益达1.5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各分店及便利店累计引进品种62个,示范新品种44个,转化新技术12项。三是完善服务网络,推动模式创新。分店建有“2店2基地”服务网络,分别为“分店+便利店+超市基地+社区基地”,实现技术、成果共享,店面建有宣传橱窗、LED宣传栏、网站、信息一点通、电子图书室等宣传设施,围绕品种、技术、模式,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分店及便利店科技服务水平。服务形式实行入店服务和上门指导双向结合,围绕江宁瓜果、蔬菜、花卉等产业,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推广,组织开展产业科技成果展示,利用网络、电话、现场等形式,向农户提供生产、管理、销售、市场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同时及时解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三、重点抓好三项建设,拓展农村科技超市功能 下一步,该区将按照省科技厅“六有”要求,在建设完善超市店面、服务队伍、示范基地、品牌打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络以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一是完善载体建设,吸引创业人才。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超市服务功能,选拨一批有专长的大学生村官担任科技特派员,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超市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及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让他们参与生产、经营、管理,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科技服务和创业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台创园和汤山翠谷2家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大学生村官创办农副产品小型加工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园区、创办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就近就地进行自主创业。一是完善网络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我们将以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为契机,结合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分布,在江宁区域内建设更多的分店、便利店、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科技超市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起江宁多层次、多领域、多产业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主导产业上建分店,分店服务产业发展,产业支撑分店建设;在特色基地上建便利店,依托企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开展特色化的科技便民服务;在特色产业村里建服务站,依托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实用信息服务。二是完善信息平台,拓展超市功能。我们将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网站、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一体机、“科技通”短信服务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起从服务组织,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服务应答、上门服务,再到信息使用和信息反馈的全流程、互动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除做好常规的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成果示范、信息查询、农产品信息发布外,还加强农资新产品代销、病虫情报诊断等服务,全面拓展超市服务项目和功能。(摘编自:江宁区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