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科技平台。引进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等重大研发平台16个,建成硅材料等国家和省质量检测中心3个,新建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创新药物研究院、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平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44家,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79万人。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全市已建设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10多家政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已有20多个专家团队进驻我市,与我市8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0多项。 三是实施专项行动。实施“1234”人才行动方案,“1”是一个主题,突出沿海开发这一主题;“2”是两个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两个重点;“3”是三个面向,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全球;“4”是四方联动,坚持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在连部省属单位四方联动。“三百引才工程”,即,自2012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引进高级管理人才100人、高端专业人才100人,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人。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发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和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并落实人才安置房保障制度,每年安排200万元苏北专项资金,对高层次人才每人给予2万—8万元补贴,即每年选定100套经济适用房作为“人才安置房”,以优惠的价格供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购。近年来,建立“校企联盟”353个,参与高校院所6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800多名。(来源:连云港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