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科技局大力推进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四大科技工程”,汇聚各类创新资源,科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实施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地级市第一,建设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苏中苏北第一,2011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同年5月被科技部批准为苏中苏北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一、统筹创新布局,建设三大平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一是提升企业创新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推动建立“一站两院三中心”100个,打造靶向药物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完善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建设检验检测、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孵化器、加速器、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省级公共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100家,发展创新创业载体200万平方米,孵化科技型企业3000家,促进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持续涌现。三是强化科技政策平台。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等激励政策,着力培育以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培育创新型企业100家、专利优势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达8%,形成20家百亿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立足转型升级,强化三大路径,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一是高端突破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围绕做大做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千亿产业,突破新药创制、大型风机设计制造、云计算等100项重大关键技术,推进战略性高性能纤维、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二是技术创新支撑重点产业转型。支持新兴临港工业集群发展,推进石化、冶金与IGCC耦合循环示范工程。支持港口物流、研发总部、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和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村科技服务,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50家。三是创新园区推动特色产业集聚。按照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政策集成的要求,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推动各园区明确特色产业定位,完善创新功能配套,提高创新发展内涵,推进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重点建设医药科技产业园、硅材料产业园等15个省级科技产业园,打造10个百亿科技特色产业,支撑千亿园区发展。 三、坚持开放合作,突出三大重点,汇聚科技创新资源。一是深化政产学研结合。巩固发展与中科院系统、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等建设,组建校企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加快引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或分支机构。建立校企联盟1000家,建设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0个、联合创新载体30个。二是加强区域和国际科技合作。支持东中西区域创新合作,构建区域间产业创新发展协作体系。依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布局建设区域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企业与国外科研力量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实施一批对俄、对日、对韩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建国际合作创新网络。三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人员互派、交流和培养的平台,依托重大创新平台、企业研究院等载体,引进海内外领军型科技人才来连创新创业。引进培养5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来源:连云港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