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市公布了第三批获得认定的“市级外资研发机构”名单,长泰药业、泰州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宏大集团余热回收研发中心等13家外资研发机构榜上有名。近年来,外商在泰州市投资呈现出“产品生产→大规模生产投资→建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与开发的良性互动。基于对泰州市开放创新环境的认可,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被誉为“企业大脑”的研发中心迁入泰州,特别是近3年来外资研发机构入驻进入加速期。到目前为止,泰州市外资企业均设有技术研发中心,已获得市级认定的外资研发机构总数已达39家,其中8家被认定为省级外资研发机构,已成为泰州市高效配置国际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 从2004年起,泰州市正式启动外资研发机构的认定工作,特别是过去3年来,随着外资研发机构的快速加盟,泰州市外资研发机构的认定数量也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其中2010年、2011年就先后认定了23家,占比近六成。“从认定情况看,我市外资研发机构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高水平的外资研发机构增多、区域性研发中心增多、外籍研发人员增多等。”市科技局局长许书平介绍说。据了解,这些外资研发机构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艾默生、雅马哈、富士通等跨国巨头,40%以上是独立法人,常驻外籍研发人员超过百名,涉及该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制造等领域。得益于我国唯一医药高新区的建设,泰州市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界关注的焦点,外资研发机构也纷纷加盟该市医药产业领域,已占到全部认定总数的30%,其中有6家被认定为省级外资研发机构。外资股权占比为100%的亚盛医药开发公司,组建了以10名国内外医学博士为骨干的原创小分子药物研发团队。该公司一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这将使中国医药城在全球原创药物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斯坦福生物公司由美国应用干细胞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外资股权比例达46.7%,35名科研人员中有近一半具有博士学位。 外资研发机构的涌入,带来了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促进了泰州市企业转型升级,加速了该市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标新久保田合金材料研究所由江苏标新集团、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共同建设,总投资3350万元,开发的耐温承压高铬镍合金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火电与核电等领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铸钢件制造商,目前正在研发生产核电主管道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三福诺丁汉数字化造船研究中心由三福造船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资建设,诺丁汉大学7名高级专家常驻泰州。该中心负责人曹先锋说,通过双方合作,三福船舶“数字化造船”技术已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如今,以三福造船为核心,该市沿江造船企业纷纷向“数字化造船”转型,造船成本明显降低,大大增强了泰州市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据了解,2009年,该市出台了《外资研发机构认定办法》,将外资研发机构纳入该市科技创新体系。该办法对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研发人员数量、外籍专家数量、研发机构场所、研发仪器设备等,均有严格要求。(来源:泰州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