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医院获得第10项国家专利——三排钉吻合器大大优于两排钉
发布日期:2013-08-14

  武进医院10日召集全市心胸外科专家召开技术创新大会,并就该院一项最新获得国家专利的三排钉吻合器的临床应用进行学习、演示。该型吻合器在国内尚属首创,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已在全国9个省份及直辖市推广使用。
  据了解,从2003年起,该院已累计获得10项国家专利,光是心胸外科就有8个临床实用性强的医疗器械获国家专利,其中多个在全国广泛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获丰收。
  总结临床经验,由医生深度参与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再由厂方予以推广——该院这一全新的模式,使研发成果更实用,而且成果很快转化为产品,有力推动了我市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
  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需要对相关组织进行吻合,常用的产品是两排钉吻合器。临床中发现,该产品吻合口欠佳,需手工加固一层,不但延长手术时间,而且在难以暴露的部位很难加固,术中易出现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问题,术后易有并发症。
  为此,2011年该科投入研究,几经改进终于研制出三排钉吻合器,一举解决了吻合强度弱、易出血的问题,无需再行加固,缩短了操作时间。三排钛钉采用台阶式组合,钉距之间开有小孔,既能止血,也可防止正常组织被压窄,保证了吻合口的血供。目前,该院已临床使用50多例,效果均很好。
  “要打破进口医疗产品的壁垒,医生应有作为。”该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吴伟敏介绍说,我市是医疗器械生产大市,有数百厂家,仅生产吻合器的就有40多家,但我市并非强市:模仿多、创新少,产品和进口的差距颇远,有的模样相似,但临床使用不便;而就全国来讲,2/3的厂家靠仿制。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研发与使用脱节,研发主要靠工程师,与医生联系松散。而在国外,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主要靠临床医生、医疗专家。
  只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清晰地知道一只医疗器械应该注意的细节,舒适度与实用性兼顾。
  只有创新研发模式,国产医疗器械才有机会与进口产品抗衡。三排钉吻合器的推出,使常州吻合器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沿,这项新型科研技术为国内首创,国外也未见到同类产品。吴伟敏称,同样的产品,进口的价格往往翻番。拿吻合器来说,进口的两排钉式一只要4800元,国产的2400元,而现在三排钉式也仅2400元,性能与进口的不相上下,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