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带领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记溧阳市大学生村官科创农业园负责人杨勇
发布日期:2013-07-10
  31岁的杨勇,是溧城镇八字桥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去年他又多了一个新头衔——“溧阳市大学生村官科创农业园负责人”。他与溧阳其他11名大学生村官团队“抱团创业”,创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总占地600亩,计划分三期进行开发。
  目前园区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主要经营有机大米、黄瓜、辣椒、茄子、莴苣、花菜等。2012年,该基地总产值达381.25万元,合作农户平均增收31650元,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区”、“溧阳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常州青年创业项目大赛特等奖项目”。
  出生在农村的杨勇毕业后一直想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做点实事。2007年7月,他同时考取了溧阳市大学生村官和溧阳市法院司法警察,但他毅然选择了村官一职。从2007年到2011年的4年间,他在村委会待过,在拆迁一线锻炼过,也在信访、征地、建设岗位上实习过,经受磨炼,真切了解农民的疾苦和需求。同时,他也在计划着一条创业富民道路。
  2011年底,杨勇回到溧城镇八字桥村做副书记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时机到了。然而,他还面临着三大难题:缺资金、缺人手和缺技术。杨勇想把婚房卖了筹钱,一开始父母不答应,软磨硬泡才解决了初始资金。为解决人手问题,他联系上和他有共同梦想的11位大学生村官,用真诚和实际行动感染他们加入。处理好人手问题后,技术难题也跟着克服了,他们与村官们曾就读的西北农大、常州大学等高校进行技术结对,还外聘了2名技术员,旺季来帮忙管理。
  很多农民恋土情深,宁可请人代耕,也不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筹到了260多万元,杨勇和他的团队向溧阳市政府流转了600亩土地,但有的老百姓不愿意签合同,或者干脆不肯租了。这可把他急坏了,思考要怎么让村民信任他。
  杨勇对村民说,园区对110亩大棚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每个棚平均每年2500元左右廉价出租给他们,并对大棚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农民按照园区项目规划种植、经营蔬菜,经营性收入全归他们个人所有。预计每年每个棚农民可创收4000元,一下子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去年底,园区300亩的生态果园已经全部完成种植。下一步,杨勇想把园区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魅力庄园。他准备将蔬菜进行统一产品认证,运往本地的高档小区附近的蔬菜配送店。水果则进行订单式销售,运往浙江、上海等大型批发市场,大批量销售。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
  杨勇总说,在农村创业的每一天都特别充实,把积累的农村工作经验用于实践,并为村民致富提供帮助,是很幸福的事。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