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创新,不竭的动力——常州高新区科技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3-06-14
  常州高新区20多年的发展,从白手起家,到跨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先进集体,常州高新区人用智慧、毅力、汗水,书写了绚丽的篇章。
  培育创新型园区
  2010年5月,常州高新区正式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三年来常州高新区按照“光伏壮大规模、创意突出特色、生物医药加快集聚、新能源车辆保持先发优势”的发展思路,加快四大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步伐。2012年四大园区实现园区营业收入571.7亿元,年均增长44%。
  光伏产业园从最初的以天合光能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制造为核心,优化调整为以新型太阳能发电为标志,重点发展新一代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并网逆变、系统集成应用及生产装备技术等。
  创意产业园中以中华恐龙园为核心成为全国首批九大“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之一、全国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为全国地级城市唯一、全省独有。2013年优化调整为以文化科技融合为引领,重点发展软件、动漫游戏及衍生品、网络数字媒体等。
  生物医药产业园入围“2012中国生物医药特色园区”。2013年,优化调整为以新药创制为突破,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药及制剂、小分子药物、医疗器械及设备、现代中药、生物工业等。
新能源车辆产业园优化调整为以高效节能为方向的动力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等相关关键零部件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至2012年底,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26亿元,年均增长25.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2.2%,高于全市占比数12.8个百分点,较2010年底增长11个百分点。千红制药、星宇车灯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至2012年底,全区高企累计达284家,在全省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
  科技政策扶持:2010-2012年,全区共落实减免高企、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等优惠政策13.21亿元。累计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04项,占全市比重24.8%;争取科技经费39284.69万元,占全市比重31.4%。
  重大平台建设:2010-2012年,全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家,全区累计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41家;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位居全市之首;建成了华东地区第一家光伏技术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首个3D数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科院常州科学与艺术融合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研发机构。拥有省级外资研发机构29家。
  产业壮大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26亿元,同比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52.2%。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成长为海内外上市企业。另有一批高企进入了区上市重点培育企业名单,7家高企完成“新三板”股改,16家高企已正式与券商签约。
  做强知识产权战略
  2011年高新区被认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区。2012年全区专利申请突破7000件,申请国外专利31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16件,增强了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项目实施和市场保护,引导企业转化专利成果。全区授权专利转化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区内开展活动。目前已有6家独立或分支专利服务机构在区内注册,服务人员超过30人,另有5家区外机构在区内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及宣传工作。目前全区已有49家企业建设了专利墙。
  加速创业孵化体系
  常州高新区始终坚持“拓展空间,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提升水平”的发展思路,继续完善孵化加速体系、投融资、创业导师、服务秘书等机制。
  空间拓展:2010-2012年,全区形成了由1家综合性孵化器、10家专业孵化器及2家科技企业加速器组成的孵化集群。2012年全区拥有在孵孵化及加速企业531家。
  功能完善:在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创建了江苏省影视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创建了CR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配合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创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联合20多家省内外投机机构建立了区内投融资服务联盟。重点支持高科技企业,尤其是领军人才企业发展。对29家领军人才企业实现投资3.85亿元。同时,利用创业中心种子资金支持企业15家,促进了在孵企业的发展。并制定了常州高新区《“创业导师”制度实施办法》。
  人才引进:目前常州高新区共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98名,其中领军型创新人才27名,领军型创业人才271名。一批高层次人才领办企业已经完成孵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截至2012年底,有32家人才创业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万元,5家销售收入超千万元。
  提供科技综合服务
  依托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优质创新资源,促进产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牵头组织单位,构建一个拥有100多家机构的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为区内高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自2010年联盟成立以来,引进了如英国ITS等国际知名服务机构,与中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结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平均每年组织培训活动20余场,服务企业1500余家,成为高新区重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金融:实施科技金融战略,出台了《常州国家高新区新三板企业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召开了政策发布会。截止2012年底,23家企业就“新三板”工作与券商正式签约,其中7家企业完成了股改工作。
  2012年2月1日,出台了《常州高新区拨改投(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决定设立“拨改投(贷)”专项资金,并组建成立了常州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12年,以常州国家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单位,成立了为高新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非盈利机构——“常州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据常州高新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