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阳光药业:领跑行业的智慧
发布日期:2013-06-13
   老本行是机械制造,到进入医药中间体这一全新领域,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跨度很大的转型。

  经过10年努力,阳光药业在医药中间体领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多项产品做到了全球销量第一。如今,阳光药业更是与国际医药企业合作,昂首进入成药行业。

  攻守进退的抉择

  阳光药业的前身,是一家从事纺织机械制造的村办集体企业,由于所有制结构以及经营策略等原因,经营效益一直不佳。

  面对困境,是守是攻、是进是退,成为摆在阳光人面前一个迫切需要作出决定的重大问题。守旧业,产品毫无优势,前途一片渺茫;创新业,手里没有任何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就在这个时候,一条有关医药中间体对氨基苯甲酸的市场信息引起了阳光的兴趣。当时的医药中间体行业才刚刚兴起,涉足该领域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而市场需求很旺,属于比较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然而,阳光的老本行是机械制造,进入医药中间体这一领域,对企业来说是一次跨度很大的转型。不转,守旧业企业必死无疑。转行,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要知道,当时企业一无人才、二无技术。

  看着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企业,阳光痛下决心,毅然决定进入医药中间体行业。不懂技术,可以低下身来请专家,在费尽无数周折之后,终于请来了行业专家——常州化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历时2年,终于在1992年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对氨基苯甲酸产品,并迅速打入市场。

  谋求“二次创业”

  成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坚定了阳光在医药中间体行业深耕的信心。同年,迅疾上马对氨基苯甲酸的衍生产品——工业级苯佐咔因产品,产品链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高,阳光药业迅速将该产品做到全球销量第一。

  然而,阳光此时开始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随着医药中间体行业的急剧膨胀,同行竞争、相互挤压,产品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最令阳光担心的还是不可回避的环境压力。再次转型又成为阳光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阳光药业决定进军原料药领域,生产医药级苯佐咔因等产品。2008年,阳光药业投资1800万元,建设GMP(药品优良生产规范)生产车间。2010年,GMP车间顺利通过欧盟EDQM审计,获得了欧盟CEP和GMP证书。2011年,又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官方审计,标志着阳光的原料药产品获得了销往欧美高端医药市场的通行证。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意味着阳光药业正式跨入了医药行业的大门。

  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阳光在全球医药原料药市场打拼的过程中,与国外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医药行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能否借助他们的力量,与国际医药企业合作进入成药行业,成为阳光反复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经过多年寻找和考察,一个对阳光未来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的客户进入视野,那就是西班牙第一大制药公司——西班牙乌利亚制药集团。乌利亚原本是阳光的主要客户之一,通过多年合作,彼此相互信任、相互认可。乌利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170余年的药品开发技术经验,阳光意识到,如果能与乌利亚开展合作,必将推动阳光加速进入现代药企行列,实现阳光的又一次腾飞。

  通过长达2年多时间的艰苦谈判,2010年5月28日,阳光与乌利亚成功签下总投资4.5亿元的合作项目,乌利亚集团注资2500万欧元,阳光药业投入2.5亿元人民币,共同进行心脑血管、老年病等专利新药的开发和生产。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创利税5.6亿元,项目一期预计将于年内建成投产。经过2年多的合作,乌利亚给阳光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更带来了乌里亚积累了170多年的医药生产管理经验。许多国外客商到阳光考察后,对阳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规范大加赞赏。

  为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阳光聘请ISO9000国家注册审核员担任公司生产副总,借鉴吸收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全公司推行先进的ERP管理模式。阳光更注重内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组织公司骨干到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实践锻炼,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学习技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科技创新上,阳光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单一依赖外部力量到成立阳光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再到内外结合、以内为主,阳光的科研体系日益完善,产品攻关能力日益强劲,科研优势也日益显现。截至2012年底,阳光共完成科研项目80多个,其中新项目达60多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掌握的多项单元反应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