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变废为宝增效益 中天钢铁能源管控演绎循环经济
发布日期:2013-05-21
  “控制高炉煤气放散项目效益明显,按财务测算,月增效益78.6万元(年增效益943.2万元),建议一次性奖励20万元。”记者昨天看到,由能源管控中心申报的4月《控制高炉煤气放散项目成果鉴定表》上,中天钢铁集团执行副总裁刘伟如是批复。
  作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整合和提升,能源管控中心负责对集团风、水、电、气等能源介质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职能部门而言,创新思路和举措,真正实现能源管控,探索适合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首要职责。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想是王牌。”能源管控中心主任蒋国全认为。集团原来每天的煤气放散量最高达150万立方米,而热电厂每小时的煤气用量平均为36万立方米。蒋国全心想:“一边是煤气放散,另一边却因为煤气供应不足而增加生产成本,两边不都是钱吗?”
  “不需投资,只需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为什么不做?”然而,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并不容易。控制高炉煤气放散项目负责人吴良告诉记者,该项目必须关闭2#、5#放散塔,将10万、20万立方米煤气柜退出管网运行,同时将8#放散塔的压力设定由最初的8.8千帕提高到12千帕;而此时各轧钢厂往往在开炉、烘炉、生产时难以控制点火和炉温。
  “对于煤气用户而言,煤气压力高,生产波动相对较小,但对于能源管控来说难以掌控,需频繁地进行调度、调节。”吴良说。最终,在多部门配合下调整了煤气运行工段、能控大屏,对各项运行数据进行了紧密跟踪和监督,同时制定了诸多应急方案和措施,项目各环节都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天钢铁能源管控系统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充分的优化调度作用。系统由中天钢铁与南瑞继保合作,累计投资1.5亿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动态监测水、电、气等各种能源介质,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最优工艺控制,于2011年12月正式投运。
  作为全国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用于实际生产的能源管控系统,该系统已成为全省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200吨。 (据武进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