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行业“群居” 企器“共生” 龙琥孵化器“生龙活虎”
发布日期:2013-05-07
  短短一年时间,非晶硅玻璃管薄膜电池从孵化器内只有创业想法的博士二人团,成长为光伏行业内的隐性冠军,并成功吸引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其背后的推手——常州龙琥孵化器,一家成立亦不过两年的民营孵化器。
  以行业来“群居”
  2012年,常州龙琥孵化器成立,办公面积26000平米,标准厂房21000平米。和以往不同类型的公司组合在一起“杂居”的孵化器不同的是,这个民营孵化器依托常州光伏产业园,定位为光电孵化园区。随着服务的深入,孵化器里的企业,开始倾向于同行业的公司“群居”。目前,入驻的32家公司有20多家涉足光电。
  该孵化器总经理臧敏说,这些业务相关联的企业“群居”在一起,会产生“集市效应”。大家抱团在一起,形成一条产业链,也就能抱团一起发展。臧敏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围绕光电转换率,孵化器内两家公司都在攻关,一个通过改进客户现有生产线,可以使光电转换效率从原先的百分之十几提升到20%以上,而每瓦组件成本下降20%左右;另一家公司通过原料添加剂,可以提高转换效率0.5%—1%,对光伏而言,别看这小小的几个点,创造的效益不可估量。当两家公司联手营销之后,没有一家光伏企业能够抵御超高转换效率的“诱惑”。
  与被孵企业“荣辱与共”
  近年来,在各类人才创业的大背景下,臧敏预言,“民营孵化器正在迎来自己的春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据了解,目前龙琥孵化器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企业服务、股权投资、集团营销。
  企业服务是一线。孵化器给初创公司当“保姆”,提供长期的科技政策对接、申报项目辅导等服务。股权投资是长线。目前,龙琥孵化器已投资1000万元,参股4家公司,在臧敏看来,这些公司都是在自己眼皮底下一步步走出来的,既有“前景”,更有“钱景”。集团营销是生命线。龙琥孵化器成立了“集团”销售公司,利用各种资源平台,为被孵企业提供销售服务,从中收取佣金。“对一般初创企业而言,销售是整个企业的生命线,销售运营成本占公司运营成本的比重很大,这对初创公司来说压力巨大,而孵化器的集团营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臧敏说,民营孵化器由于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紧密的利益捆绑,既有利于在孵企业做大做强,反过来也促使民营孵化器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也离不开政府“孵化”
  “龙琥孵化器的初步成功,离不开街道、区及市里的特别支持。”臧敏介绍,目前,大多数孵化器只是承担着为中小创业提供政府配套服务,而创业企业进入孵化器,经过孵化器服务不断成长,毕业之后就与孵化器“再见”了。为了打破这种怪圈,最大程度地留住这些“毕业生”,龙虎塘街道专门给龙琥孵化器规划配套了面积2万多平米的“加速器”。
  龙虎塘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昊表示,龙琥孵化器发展势头不错,不仅给整个光伏产业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整个街道“转方式、调结构”开辟了新的空间。目前,街道已出台政策,在孵化器的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入驻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分类资助。“民营孵化器在孵化企业的同时,其本身也需要政府的孵化,”赵昊说。
  
相关链接
  2010~2012年,全区孵化载体面积从77.3万平方米增加到140万平方米。形成了由1家综合性孵化器、10家专业孵化器及2家科技企业加速器组成的孵化集群,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家,市级4家。2012年全区拥有在孵孵化及加速企业531家,其中留学生及领军人才创办企业140家。 (据常州高新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