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案”胜诉4年后 牛塘化工“三氯蔗糖”实现扩能 |
发布日期:2013-04-26 |
“牛塘化工已经完成新型代糖产品三氯蔗糖项目2000吨/年的扩能,达产后,预计年销售可达11亿元。”日前,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投资规划总监陈凯告诉记者。就在6年前,这家企业还因三氯蔗糖“337调查案”一度在美国市场遇冷。 回想起当年堆积如山的应诉材料及严谨的取证过程,陈凯仍有些紧张。2007年4月6日,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中居垄断地位的英国泰莱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25家企业展开针对三氯蔗糖及其下游产品侵权行为的调查,牛塘化工首当其冲成为第一被告。 当时,因看好三氯蔗糖的市场前景,牛塘化工刚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生产线,并争取到1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作为下游客户。“三氯蔗糖90%的市场在国外,如不应诉或被裁败诉,公司的产品将彻底退出美国市场,并被征收高额关税和赔款。”陈凯说,“美国一向被认为是世界的‘隐性标准’,如果被它列入黑名单,就意味着同时失去了整个欧洲市场。” 背水一战成为唯一选择。公司立刻进行研究部署:在美国聘请专利律师为法律顾问,密切关注涉及公司产品的专利动态;成立由专家、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研究相关专利;向国内一些“337调查”获胜的厂家取经。“2007年5月至9月,我们向ITC提交了各类书证约20大箱。” 应诉的2年时间里,企业在美国市场销售基本为零,还要耗费2000多万元打官司,境遇可想而知。2009年4月7日凌晨,三氯蔗糖“337调查案”终裁令称: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不侵犯英国泰莱公司的专利权”。牛塘化工成为国内第8个、常州市首个获胜案例。 一时间,“牛塘”品牌迅速提升,带动了欧洲、南美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拓,产品供不应求,销售量连年翻番,成为江苏省应对贸易摩擦的典型。近年来,牛塘化工在美国、荷兰、英国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在3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建立了多层次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品牌的典型代表。 “337调查”涉案产品三氯蔗糖,牛塘化工已拥有5件发明专利,其中2件获中国优秀发明专利奖;先后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支持,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2012年实现销售3亿元,占总销售的20%。“未来,三氯蔗糖的市场空间将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用一个更为直观的说法:全球排名前十的食品企业有7家使用了牛塘化工生产的三氯蔗糖。 为实现知识产权立体化管理的设想,早在2011年,牛塘化工就制定了“三五”发展规划:2015年末,公司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叶酸、呔哔克等产品的产销量达世界第一,总销售额达25亿元。 “我们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坚持‘行业做专、国内第一、国际领先、品牌制胜’的经营理念,将牛塘化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代糖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公司总经理王立成说。 (据武进日报)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