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高企培育创造“加速度”
发布日期:2013-01-11
  2012年11月8日,武进高新企业QQ群内,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发布一条信息:《关于组织开展企业研究开发备案工作的通知》。
  12月28日上午,科技局459室,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员华小姐赶来递交一份项目研发备案。“前几天,QQ群里又发布信息提醒,今天是项目研发最后一批受理盖章时间了。”华小姐说。对于区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说,QQ群已经成为服务高企的一大信息平台。
  宣传加引导,全方位服务实实在在
  “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只是科技局培育和服务高新企业的一个小环节而已,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区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吴健告诉记者。
  去年,区科技局批准成立了武进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重点围绕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发掘培育、政策培训、申报(联审)辅导等服务,并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长效管理机制。
  在《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工作手册》上,记者看到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复审)等相关内容,以问答形式整理的问题就多达51个。除了书面指导外,区科技局定期深入镇、社区、企业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进行面对面的答疑解惑。
  “政策宣传是第一步。”把高新企业认定的好处切实传达到企业是高新技术科副科长沈钱巍的日常工作之一。我国的高新企业认定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0多年来,国家和地方主要采取税收减免、股权激励、科技计划、项目用地、金融保险、出口信贷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去年8月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年轻企业。刚开始,企业忙于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对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区科技局的同志认为,该企业从事高导热石墨烯膜的研究、制作和应用,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人工合成石墨膜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上有绝对的优势。
  为此,科技局专门组织人员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发动,针对企业人手紧缺、缺乏申报经验的状况,进行一对一重点指导。
  “进库”再“出库”,助推企业跨上新平台
  2011年,区科技局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每年由镇科技部门上报培育对象,科技局根据要求排查筛选,将有成长性的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入库”,就像进入一个专门的保温箱,这段时间,科技局密切关注企业的成长动态;等企业成长到满足各项条件后,科技局再协助企业进行申报,通过认定的企业可顺利“出库”。
  2011年—2013年库内培育对象为335家;这中间有企业“出库”,也有新企业“入库”;去年下半年培育库进行了一次更新,确定2013年—2015年培育对象为290家。
  “早发现早培育,缺什么补什么,建立一个梯队。”吴健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像发明专利这项指标在评定过程中是一票否决的,而这项指标本身的培育时间就需要2—3年。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帮助企业开发某些内容。”
  “一对一”的全程跟踪式悉心呵护,大大提高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通过率。去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80家,居全市第一。同时,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知识产权创新企业14家、民营科技型企业600家以上,以高企为主的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全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优惠变投入,显现积极的叠加效应
  企业拿到高新技术“身份证”,最直接的就是可以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但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区地税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这一政策的实际受惠企业分别为40家、79家、95家、115家,受惠金额分别达4653万元、10890万元、14756万元、24067万元。2011年以来,随着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我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越来越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也越来越多,去年高新技术企业受惠面再度扩大,预计受惠额将接近3亿元。
  这样的税收优惠只是叠加效应的第一环。集团董事长助理张爱明用数据告诉记者今创集团近年来的显著变化。2008年至今,集团旗下已拥有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前,集团拥有20多项专利,现在已拥有110多项;2008年前,企业高层次人才仅有2名,如今已拥有博士生2名、高级工程师1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
  “企业创新研发高新技术及产品通常需要较多的前期投入,税收优惠帮助企业减轻了研发负担。2009年—2012年,我们企业投入达到5个亿。”张爱明说,这一政策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企业坚持创新,走“高、精、尖、新”道路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据武进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