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专利发布(67)
发布日期:2012-11-20
  专利名称: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及利用其降解MC-LR的方法
  专 利 号:ZL201110004314.5
  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本发明属于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从太湖蓝藻重污染河浜底泥中筛选的微囊藻毒素-LR降解菌及利用其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方法。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4498。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利用上述菌种降解MC-LR的方法:将上述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按照接种量以质量分数计为2%-10%的比例接种到以MC-LR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pH为5-9无机盐培养基中,在30℃摇床转速100-180r/min下培养48小时即能降解MC-LR。本发明所筛选出的菌株源自太湖水体,适应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对于生物法去除太湖流域水体中的MC-LR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热浸镀锌铝中循环冷却降温除渣的方法
  专 利 号:ZL201110045122.9
  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的方法,是一种连续热浸镀锌铝中循环冷却降温除渣的方法。具体为:在镀锌锌锅内部锌铝熔中设置一循环冷却降温除渣装置,该装置内温度低于镀锌锌锅内锌铝液温度,内部为两端开口的迂回槽,迂回槽入口设置锌铝液驱动装置,迂回槽中内嵌带入口和出口的蜂巢型冷却管,底部为锌渣收集器;驱动锌铝液从迂回槽入口进入迂回槽,锌铝液流经迂回槽时,在蜂巢型冷却管中不断压入低温低熔点熔融金属液对迂回槽内锌铝液进行冷却,降低锌铝液温度使锌渣从锌铝液中析出长大,并沉淀于底部锌渣收集器,析出锌渣后的锌铝液经由迂回槽出口流回镀锌锌锅,完成对锌铝液的除渣净化,本发明能有效除去锌池中的锌渣。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矿化垃圾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专 利 号:ZL201110185416.1
  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矿化垃圾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将填埋龄8-15年的矿化垃圾风干、粉碎去杂质、过40~100目筛;将处理得到的矿化垃圾加入到有机废水中,每升有机废水加入矿化垃圾的量为0.6~1.2g,同时加入量为0.5~0.8mmol/g矿化垃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后持续搅拌0.5~2h,静置,沉淀分离,上清液排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中长链型的烷基碳数在8或8以上的烷基铵盐。本发明工艺简单,减少了矿化垃圾改性工序,降低投资,节约了能源和水资源,显著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易于推广使用,处理负荷大,水处理成本大大降低,可用于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专利名称:场馆护栏
  专 利 号:ZL201110112074.0
  专利权人:李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馆护栏,包括立柱和方框。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方框包括固定式方框和旋转式方框;所述固定式方框包括第一固定式方框和第二固定式方框;所述第一固定式方框的两侧边均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式方框的一侧边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另一侧边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方框的一侧边与第二立柱旋转连接,另一侧边与第一立柱或者第二立柱可拆式连接。本发明的场馆护栏可以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变化护栏通道,大大提高了排队效果,而且遇到突发事件还能快速疏散客流,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