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聚焦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
发布日期:2012-09-27 |
主 题:汇聚优质资源 开拓新兴市场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常州市光伏行业协会 时 间:2012年9月20日 地 点:福记逸高酒店 演讲及访谈嘉宾: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戴源,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江苏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调研员李俊,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原所长、资深研究员李安定。 编者按:“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的人直上天堂,有的人直落地狱。”狄更斯这句名言,应验于中国光伏市场。 在最坏的时代里,受全球经济振荡、欧债危机恶化,全球光伏市场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步入了“寒冬期”。继美国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后的初裁,欧盟又于2012年7月24日也宣布接受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申请……而在最好的时代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得很快,中国光伏盼来了光伏标杆上网电价的出台,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在当前新形势下,以天合光能为龙头的常州光伏产业怎样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重拾光伏产业发展之信心,促进光伏产业繁荣之稳定,是政府和企业需共同思考的话题。在2012中国常州光伏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纷纷献计献策,谋求发展机遇。本报记者对论坛进行现场报道,采撷部分嘉宾演讲摘要及图片共飨读者。 嘉宾访谈:光伏发电新模式:分布式能源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重头戏就是嘉宾访谈环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先生作为主持人联合台下与会代表向戴源、赵玉文、高纪凡、李安定提问。 主持人:高董,您认为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高纪凡:分布式能源概念很广,太阳能是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分布式能源发电在中国逐渐发展并覆盖。2002年天合光能在西藏做电站时还没有覆盖,我们当时做的是独立的小型电站,目前已有覆盖。 不过目前的电网结构难以有效满足供电用电的矛盾,能源发电受制于网。随着太阳能发电未来接近平价化,以太阳能为主,建立多样化的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方式将在2020年前有所突破,在欧美已经有很好的实践经验。 分布式能源发电结构比较复杂,涉及能源的稳定性、传输等问题,另外还需要技术和政策的支撑,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但是,不管有多大难题,一种新业务、新的商业模式的催生需要3-5年过程,在大家努力下我相信一定能进入好的发展轨道。 主持人:全球光伏产业的应用,70%-80%是用于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发展这么快,规模这么大都是政策推动的结果。请问戴源先生,作为政府代表将如何推动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发展? 戴源:我国与世界相比,分布式能源发电应用只占到20%。一种商业模式的推广,地方、电网、企业、厂商、客户端,只有获益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作为地方政府,可以协助企业启动分布式能源发电市场。像常州高新区的招商就可以将七通一平、厂房的分布式发电作为招商的一个条件。另外,现在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政府可以作为投资主体来建设分布式发电的设施。其次,地方政府要协调好与当地电网的关系。 作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企业不仅要做生产建设的主体更要成为稳定有效的维护主体,不仅要做制造,还要开拓市场,帮助用户设计、安装和运行。这种模式的启动会让电网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其考虑发电模式的改革。 主持人:请赵玉文理事长谈谈分布式能源发电在国家政策和运营模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赵玉文:自从“金太阳工程”启动后,就遇到了上网发电困难的问题,在中国还是政策不够完善,法规没有到位。欧洲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有规定上网问题在8周内全部解决。 大家都认可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必要,我认为与现在的发电模式并不矛盾,高度智能化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就好像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电网。 太阳能是高度分散的能源,和人类的分布方式是相适合的。现在要顺利做好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理顺机制。 主持人:有请目前在企业工作的李安定所长谈一谈企业在进行分布式能源发电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提一些促进这方面工作的意见。 李安定: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是创新,我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光伏产业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创新有体制的创新,也有技术的创新,光伏应用被放在产业链的末端很可惜,我认为放在前端更合适。 应用方面,我觉得国内市场必须健康发展,不能缺乏规划地一窝蜂。今后分布式发电是主流,与电网友好型、可调节的储能装置是未来开发的方向。建筑光伏应用范围很大,没有土地可以在屋顶上装,光伏应用有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佳讯已经做了出口加工区的2兆瓦和高新区10兆瓦的工程。在技术方面,我们建设光伏电站的检测中心,将带储能作用的光伏逆变器作为具有创新点的关键技术进行开发。 | 赵玉文:相对过剩但前景光明 赵玉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从1978年起,涉足新能源领域,先后担任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光电中心首席专家等职,是国内最早从事太阳能光伏领域研究的专家之一。现在不仅担任着中国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太阳能学会会员、国际光伏科技和工程会议国际委员、国际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而且还是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同时更因其在支持国家新能源项目、省部级课题及多项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而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应用的热点。最近10年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最近3年更是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光伏制造业目前由于“相对短期过剩”处在严重低迷期,加之欧洲“双反”,我国光伏制造业形势严峻。但前景依然光明,发展大趋势不会改变。 2011年世界太阳电池出货量约37.675GWp,同比增长57.65%。中国连续5年占世界第一。 联合国最新报告指出可再生资源可供应全球能源的80%(现为12.9%),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替代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年量中国光伏组件产量21,265MWp,占世界总量的61.1%。产业链个环节谐调、快速发展,整个光伏产业链呈现快速、谐调发展;设备制造及原原辅材料的国产化速度加快,有些设备开始出口;掌握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如电池技术、硅材料技术等;中国光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2011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是继意大利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市场,至2011年底累计安装3.5GWp。 近年来,中国多晶硅业发展迅速,创造了产业界奇迹,打破了国际垄断,对降低多晶硅材料成本乃至全球光伏电成本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我国多晶硅性价比不具备优势。平均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使得我国多晶硅在国内销售受到严重挤压,多数企业停产,产能过剩,而产量不足。原辅材料及设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对降低光伏产品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端原辅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及其中的元器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思考 光伏市场和光伏制造业都是持续增长的,但光伏制造业的经济状况自2011年以来渐入困境,低迷状态持续,困境加剧。为什么?光伏产业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市场和产业的增长率呈现波动,有时非常剧烈。产业对市场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期,从而形成上波段的“供不应求”和下降段“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阶段,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利润降低,甚至亏损,整个产业处在“低迷”期。这种周期性波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幼年期,这种波动表现得愈加剧烈。 光伏产业目前还要是靠法规政策推动的市场,对世界经济大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市场变化率就特别剧烈。我国光伏市场太小,与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2010年前我国出口光伏池组件占产量95%以上,2011年国内安装量首次突破10%,但仍然太少。国内安装量保持在50%左右较合理。关键是要完全和认真实施“上网电价法”,科学启动我国光伏市场。保持国内市场和制造业相对平衡发展是根本出路。 建议 ①完善“上网电价法”(FIT)实施细则,按照不同资源制定不同上网电价,在电价上体现各利益攸关方的权益,使法规在全国有效、普遍实施; ②加强和完善“FIT”的实施监管制度,依照“依法治国”原则使“FIT”得到切实贯彻实施; ③加强可再生能源(RE)发电与电网接口建设,保证RE发电及时上网;切实贯彻“RE发电优先上网”的原则。 ④把“金太阳”和“光伏建筑”示范工程的补贴政策一并提升到“上网电价法”体系中,学习和借鉴欧洲经验,在能源替代和减排上作出重要贡献。 李俊:贸易摩擦是把“双刃剑” 李俊:江苏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调研员。他在促进进出口公平贸易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多种场合都对江苏省光伏企业妥善应对美国和欧洲的反倾销、反补贴及建立相关公平贸易机制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再度受挫,国外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延续了高发态势。从2012年年初截至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共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6起,同比增加了17%;涉案金额高达108亿美元,同比增加980%;涉案企业2163家,同比增加91%。 江苏省遭遇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是几乎涉及所有类型: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反规避、美国337调查等。欧美发达国家仍是主要发起国,但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贸易摩擦产品类别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展。贸易摩擦涉案产品在多个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我国的产品给他国带来影响才会发起。 贸易摩擦具有两面性,坏的一面当然是要支付巨额费用开展应诉。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应诉,申请低税率,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多。做过反倾销案子的企业都能感觉到,通过打一个国际官司,把公司全球化战略做一个提升,通过双反案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公司内在竞争力,各级政府应支持光伏产业,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 发挥四体联动作用,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开展对外交涉、法律抗辩、业界合作的方式来应对。国家、省、地方、企业作为共同体探讨如何一起化解,业界合作最具有智慧,企业家们可以出谋划策,与原告开展和解。 高纪凡:整合势在必行 高纪凡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他领导的天合光能公司2006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2年排名中国财富500强企业第279位、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第123位,2011年被评为全球光伏业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位,并且率先开启了中国光伏企业对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创新和规则的制定。他本人也是全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连续获得“江苏省杰出民营企业家”、“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并分别多次代表光伏行业,向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王岐山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提出推动中国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方案,受到中国及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形势严峻,产品价格持续超跌,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面临重大考验。数据表明,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负债率累计达1110亿元。风暴之中将何去何从? 全球产业界反对贸易保护、提倡公平竞争。在行业大热之时我们应该看到危机,在行业遇冷时我们更要看到机遇。其中企业和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尊重市场规律进行整合。在今年2月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光伏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所以光伏产业的发展,整合势在必行。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在产能需求比达到80%时供求平衡,2014年-2015年左右合理利润的时代就将到来。在2-3年时间里,淘汰低效产能,按照市场规律重组企业。 如何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和太阳能应用的发展,需要迅速解决并网问题。光伏并网问题涉及到多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包括电价补贴,鼓励光伏并网,简化并网程序等;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自身不断研发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并网直至与传统能源平价上网。 分布式发电复制通讯业奇迹将解决全球15亿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合作推动太阳能早日实现平价电力,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 新闻链接:分布式能源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植)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环境保护上,将部分污染分散化、资源化,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 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数百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高效、可靠的发电单元。主要包括:以液体或气体为燃料的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分布式能源的优势 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通过在需求现场根据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温度对口供应能源,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的最大化。 分布式能源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根据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最优化确定规模,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采用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使排放分散化,便于周边植被的吸收。同时,分布式能源利用其排放量小,排放密度低的优势,可以将主要排放物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分布式能源依赖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监控、网络化群控和远程遥控技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同时,也依赖于未来以能源服务公司为主体的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以保障各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分布式能源技术前景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选择。中国人口众多,自身资源有限,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依靠自己的能源是绝对不可能支撑13亿人的“全面小康”,使用国际能源不仅存在着能源安全的严重制约,而且也使世界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中国必须立足于现有能源资源,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而分布式能源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 分布式能源是缓解我国严重缺电局面、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它是能源战略安全、电力安全以及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需要,可缓解环境、电网调峰的压力,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4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和瑞典、意大利等国的相继发生的大停电事故,深刻说明传统能源供应形式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必须加快信息时代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建立,分布式能源是该体系的核心技术。 (据常州高新区)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