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抄近路——浩峰公司车用智能化项目一举取得突破纪事
发布日期:2012-08-06
  从普通的零配件加工企业起步,江苏浩峰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创新,进军车控电子领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控制电机智能调节模块和系统研发与产业化”企业。
  现场见闻
  “这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中国常州,浩峰公司研发生产的。”
  “哦,这是真的吗?我们有大量的订单,你们可以考虑与我公司合资生产。”
  “我们有专利,有技术,有知识产权……”
  这是上月20日韩国客商与浩峰公司负责人洽谈时的一小段对话。
  当天,双方签订了意向协议,由浩峰公司为韩国客商研发空调、座椅、雨刮器等产品智能调节模块和控制系统,为韩国某知名汽车配套。
  在浩峰公司的车间内,记者见到了那个模块:手掌大的黑色塑料件内,置有精密的电路和软件系统。它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依靠感应器,实现空调自动启停、遇雨时雨刮器自动工作、座椅自动调节等功能,满足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目前,该产品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已在北汽福田、一汽海马等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并批量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
  本月,浩峰公司动工新建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建6条生产线,形成年产500万套产能。
  掌门人说
  “我们是产学研合作的受益者。”浩峰公司总经理朱建方坦言。
  16年前,浩峰靠借钱起步,为孟河镇周边企业配套加工零配件,在孟河近千家汽摩配企业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浩峰公司开始了探索:请专家上门教学;走进院校进行对接;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每年拿出利润的50%投在研发上……
  2006年,朱建方洞察到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巨大市场,满怀豪情向这一领域进军。
  “我跟着常州市和新北区科技局的队伍多次去成都、长春、北京、南京等地,进行产学研对接,终于让我找到了‘门当户对’的高校院所。”朱建方的喜悦溢于言表。他  “门当户对”的对象,就是北京的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洽谈当天,双方一拍即合。2009年,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共建的北京浩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0年,三款智能组件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引来一片惊叹,当年就拿到国外订单。
  “有了这个模块,汽车可以自动感应车内温度,并启动空调,调节风速大小和风向,达到人体最适宜的状态。”朱建方以智能空调为例说,“我们的产品比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更先进,操控性能更好,更重要的是,拥有专利和知识产权。”
  而在他们未来的研发中,朱建方还描绘了一个具有自动运行、调节速度、停车、转向等一系列功能的智能汽车。凭借这一系统,人类甚至可以丢开方向盘,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更像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让笨重的汽车变得更聪明,真正让车为人服务。
  “今后,新能源汽车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很有信心抢占更大的市场。”朱建方说。
  记者感言
  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确实不容易。而在孟河近千家汽摩配企业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浩峰公司,怎么就一举取得这样大的突破呢?
  请专家上门;走进院校对接;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每年拿出利润的50%投在研发上……
  所有这些当中,最关键的是: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产学研合作。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抄近路。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