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姚晓东调研我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 希望尽快成长为千亿级支柱产业
发布日期:2012-07-30
  市长姚晓东日前在专题调研我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按照特色发展、集聚发展、高端发展、规模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加速做大做强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
  我市现有42家药品生产企业、26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家药品批发企业以及数千家药品和医疗器械零售企业。上半年全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其他产业的增速。其中,上半年药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总量位列全省第二。
  姚晓东一行先后深入武进区、新北区部分医药企业和孵化器项目现场,了解发展状况。
  位于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内的中国?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已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投资20亿元,目前已吸引了90多家医疗器械批发商签约入驻。医疗器械城未来将依托会展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产学研服务中心等6大中心,填补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领域多项空白。姚晓东对市、区两级药监部门设立驻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联合管理办公室、把服务延伸到经济建设第一线、为企业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继续做好服务,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在加速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与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常州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目前总投资2.7亿元的一期项目已竣工并试运行,可入孵企业80余家,将成为我市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集聚、创新成果集聚的重要载体,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的动力源泉。姚晓东指出,方圆的成功之路就是创新之路,具体体现在科技与产品的创新、管理与文化的创新以及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市、区两级政府将全力扶持孵化器的成长,使之成为常州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姚晓东一行还察看了创生控股、江苏久信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亚邦生命科技产业园等企业和项目,对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大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姚晓东在调研中指出,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之一以及“一核八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和企业发展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二二一”的发展格局:北有生物医药产业园,南有以国际医疗器械城为代表的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方圆制药和政府共建的生物医药孵化器,康辉医疗投资建设的医疗器械孵化器;一批龙头企业则包括方圆、千红、创生、四药、康辉等。
  姚晓东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方向,在进一步形成常州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特色的同时,做大做强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一要注重特色发展,在区域竞争中,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做强品牌;二要注重集聚发展,产业要向园区、孵化器和研发中心集聚,集中各类资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效应;三要注重高端发展,通过搭建研发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自主研发上实现更大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四要注重规模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力争早日迈上千亿级台阶。
  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陪同调研。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