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众恒染整: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发布日期:2012-05-16
     “针织牛仔之父”
       2000年,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众恒投身于针织牛仔的研发,同年,投资6000万元采购进口设备12台(套),针织牛仔首次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2006年,众恒独立起草的“针织牛仔布标准”获批成为中国行业标准;
       2008年,众恒独立起草的“针织吸湿牛仔布标准”获批成为中国行业标准;
       2009年,众恒起草的“针织牛仔服装标准”再次成为中国行业标准;
       2011年,众恒起草的“棉纱和靛蓝纱标准”通过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初审,进入备审环节。
       众恒发展至今有发明专利3项,受理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

       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专利奠定了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针织牛仔全球领头羊的地位,同时也使众恒董事长李雪明获得了“针织牛仔之父”的称号。虽然后来模仿者众多,但众恒染整以其精湛的工艺质量一直“笑傲江湖”,针织牛仔行业的“翘楚”地位从未被超越。
       何为针织牛仔?与传统牛仔面料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众所周知,针织面料舒适、柔软、弹性好,可贴身穿着,如果能做出牛仔的效果,便可颠覆牛仔传统,再造牛仔传奇。
       李雪明告诉记者,针织牛仔作为牛仔和针织完美的组合,具有较大的款式变化和品种翻新的余地。在织造时针织牛仔面料除了可以使用棉线,更可以加入天丝、竹纤维、大豆纤维等流行原料。薄型的针织牛仔具有吸汗排湿、抗菌保健的功效,同时又具有牛仔本身返璞归真之感,更有“每洗一次颜色都给人不同感觉”的神奇效果。拥有这些优越性能的针织牛仔面料可广泛运用于T恤、童装、内衣、运动休闲服等,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中高档产品,在国内外都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目前,众恒染整拥有Levis、CK、HM、森马、优衣库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合作品牌。去年11月,香港Levis公司的采购总监大卫到众恒染整参观考察,看了众恒染整的现场管理,跷起大拇指大赞众恒公司的生产管理之专业,大有媲美国际先进水平之势。
       创业奋斗之路
       20年坚韧不拔,造就了他成功的舞步;20年艰辛探索,铸就了他行业超然的地位。
       李雪明从1992年创业至今,已经历了20年风雨,众恒在业内独树一帜,而其自主研发的针织牛仔更是占据了中国75%以上的市场。回顾创业历程,李雪明感慨万千……
       1992年,李雪明凭借向朋友借的3万多块钱,在湖塘老针纺市场做起了棉纱贸易生意。由于当时资金紧张,第一笔生意是从欠账开始的,即棉纱卖出后再付款给纱厂。李雪明深切地明白“诚信”在生意场上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资金不足造成欠款的情况下,他和纱厂达成协议——只要仓库里的纱没了,就会立即上门结款。
       谈起李雪明做棉纱生意的转折点,就不得不提到和建湖纺织厂的合作。当时建湖纺织厂是苏北第三大厂。一天,建湖纺织厂带了20吨价值20多万的棉纱来常州,准备和当时常州某纺织大厂谈合作。李雪明得知情况后,找到了建湖纺织厂有关负责人。一番交谈后,该负责人觉得李雪明虽然资金不足,但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于是答应让李雪明做代销,并同意卖掉货后再结款。有了建湖纺织厂的支持,李雪明的生意越做越大,再加上自身的踏实和努力,渐渐地和安徽、新疆、山东、湖北、江苏多地的14家厂开展了合作。李雪明的棉纱贸易可谓做得风生水起,公司销售也一跃名列湖塘老针纺市场的前茅,一年销售棉纱多达2个多亿。
       1999年,李雪明开始筹划买地建厂;2000年,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说起公司名字的由来,李雪明十分激动:“当时14家供应商一起支持我开厂,‘众恒’是其中一位供应商提议的,寓意众人全力支持我,希望我能持之以恒做好事业。虽然有些厂现在已经不再合作,但这份情谊一直在我心里,我们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开厂之初,生意就十分红火。通过两年的积累,众恒慢慢走上正轨。此时,李雪明意识到要在纺织行业做“常胜将军”,就一定要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针织牛仔就这样闯入了李雪明的视线。在2002年,众恒一下子拿出了6000万元购买国外针织牛仔生产设备,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攻关和产品研发。而当时恰逢全国经济形势不乐观,产品正处于研发开拓期,加上公司的资金也不宽裕,然而设备和研发极需投入,员工待遇需要保障,怎么办?再次借款。向谁借?员工!虽然当时有谣言称公司面临破产,老板已经“跑路”去国外,可是,众恒的员工了解李雪明,相信像李雪明这么一位有诚信的老板不会坑了员工,于是几十人筹集了200多万努力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就这样,众恒在李雪明的带领下,在众员工的支持下,渡过了初期的难关。公司盈利后不仅还清了员工的借款,还支付了15%的利息。李雪明感慨地说:“员工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知恩要图报,我会尽我所能,让跟随我、相信我的员工过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突破国际难题
       尽管多年来为改善牛仔面料的风格和舒适度,世界各地均在研制牛仔面料新的材质和织造工艺,然而针织牛仔的研制发展仍然较为缓慢,更别提形成生产规模。
       其实世界上最早开发针织牛仔布的是英国,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前后色差无法稳定,针织牛仔布一直没有在市场上大量推广。而对于中国研发针织牛仔,国外一直持否定态度。
       李雪明回忆,在2002年,作为中国第一家研发针织牛仔的企业,毫不意外地,靛蓝纱工艺也使得众恒止步在成功之前。
       意识到这点,众恒并没有畏惧挑战,公司大力引进了美国莫里森球经染色生产线,并配备美国西点分经机、倒筒机、日本圆织机、莫里森后整理生产线等一系列世界顶级针织牛仔生产设备,更积极组织专家攻关。经过全公司人员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工艺难关,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研发出一流的产品,创造了针织牛仔。不仅如此,众恒还制定并通过了全中国第一个针织牛仔行业标准,其中色牢度等指标就是以众恒自己的生产标准为参考的。
       正是由于众恒针织牛仔织物细腻、纹路清晰、弹强质薄、手感柔软、透气舒适,国内外800多家牛仔生产企业已与众恒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用李雪明的话说,当初很多企业不看好针织牛仔这一尝试,不肯突破原有的疆域,但众恒投资6000万换来的今天,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事实证明,勇于突破才能看见辉煌。
       业内“黄埔军校”
       随着众恒在业内渐渐知名,加上针织牛仔优良的品质,众多纺织企业开始关注众恒的发展,而关注的结果便是模仿。
没有技术,没有设备,于是乎,很多纺织企业就将目光转向众恒的技术工人,似乎在一夜间,针织牛仔的生产企业从众恒一家一下发展到了20余家。而从众恒走出的那些员工,已然成为其他企业的抢手人才,他们摇身一变,不再只是技术工人,而是高级主管。众恒已然成为针织牛仔的“黄埔军校”。
       对于模仿,李雪明有自己的看法:“光靠一个人是无法生产针织牛仔的,针织牛仔需要的是合作。如果大家都能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完善自然很好,但是靠着恶性竞争绝对不可能成功,损害的只会是大家的利益。”
       超越开拓未来
       从2003年的14吨,到2006年的60吨,到2010年达到2000余吨,到2011年突破4000吨,众恒只用了8年就实现了针织牛仔量产的三级跳。2012年,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预计产量将达到1万吨以上。
       企业发展的迅猛,使李雪明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企业盈利了将如何运作资金?放银行?买车?买房?不!李雪明认为:“只有不断地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助推企业的发展,不可得了一些蝇头小利就沾沾自喜,而应乘胜追击,继续开辟‘疆土’,让模仿者永远无法超越。”2000年至今,众恒染整已经在设备更新上投入了1亿多元,相应地,众恒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中……
       李雪明认为,事业的成功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而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作为湖塘镇商会副会长的他,现在又多了一些需要考虑的事:如何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如何更好地感恩回馈社会?如何更好地借助商会平台?李雪明坚信,唯有努力和奋斗,才能让人生无悔。 (据武进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