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东风农机投放100台 “日韩制造”被迫降价30%
发布日期:2012-05-03

  日韩品牌的联合收割机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每台售价超过30万元;而去年,当东风农机开始涉足这一产品,刚刚投放市场100台,“日韩制造”就纷纷被迫降价近30%。
  今年,东风农机的联合收割机将生产200多台,而明年将生产2000台。
  现场见闻
  记者4月25日走进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首先穿过的是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装配车间。在这里,每隔10分钟,就有1台大马力轮拖缓缓驶下装配流水线。“它们每辆高近2米,油漆工艺已经与汽车行业工艺接轨,外观和触感都十分细腻。”总经理徐小林一脸自豪。
  走出大拖装配车间,向北放眼一望,是一大片被蓝色彩钢板围起来的施工现场,正在挖掘施工。据了解,那一片工地有1.5万平方米。今年,东风农机投入1.6亿元,开工建设两大项目:一是联合收割机扩建,一是轮拖箱体铸造扩建。
  这两大项目到2013年竣工投产后,每年将生产2000台套联合收割机,生产1.5万吨高品质轮拖箱体类铸件,年销售收入将稳增3.8亿元。
  掌门人说
  “近几年来,东风农机以平均每年近30%的增速发展,稳居国内大中拖行业第一方阵,这得益于公司在自主创新上的突破。”徐小林说。
  “半喂入收割机,市场上主打的仍是日韩品牌,国产收割机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徐小林坦言,在国外行业巨头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纷纷抢滩国内市场的形势下,加快自主研发创新是唯一出路,“我们从2008年开始研发收割机,投放市场后,在江苏、安徽等地广受好评,收割效率也能与国外大品牌相媲美。公司目前正在大手笔扩建,今年产能比去年增加一倍,明年达产后,生产能力是今年的10倍!”
  “另一个自主创新项目,是轮拖箱体铸造生产线,核心设备是原装德国进口,将实现高度自动化,达产后生产能力翻番。”
徐小林还介绍说,自主创新和技改投入是传统工业企业腾飞的羽翼,东风农机在去年投资1.7亿元实施技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再投资1.6亿元。“公司已拥有各类专利55项,形成了3个产品集、12大产品类、34条产品线、73个产品系列、318种产品型号、5000余种产品资源,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
  同时,东风农机与江苏大学等院校持续深入合作,在农业产业政策研究、重大科研项目合作、产品研发合作、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突破高端技术人才的瓶颈。
  记者感言
  当然,徐小林也表示,东风农机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但只要不断地赶超、创新,这些差距很快能缩短甚至迎头赶上。
  为此,东风农机“十二五”目标确定为打造全球化国际型的专业农机生产基地。
  作为“常州制造”,东风农机面临着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成本竞争,也面临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压力。
  成就“常州创造”,重在自主创新,贵在转型升级。在自主创新爬坡越坎的过程中,东风农机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距离行业的制高点也就越来越近了。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