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市知识产权局荣获2011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3项先进
发布日期:2012-02-16

        日前,2012年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表彰了2011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个人,我市知识产权局喜获2011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知识产权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三项荣誉称号。
        2011年,市知识产权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和“一核八园”建设,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以宣传培训为基础,以服务企业为重点,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强化执法为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取得新突破。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均首次突破2万件和1万件大关。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23413件,同比增长47.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128 件,同比大幅增长84.75%,发明专利申请在申请总量中的占比达26.17%。专利授权11390件,同比增长25.2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44件,同比增长33.09%。
        二是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取得新突破。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实现全覆盖。在国家层面上,常州不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在省级层面上,全市区域试点示范全面铺开。2011年溧阳市、钟楼区先后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验收,进入新一轮示范行列。可喜的是天宁区、戚区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申报,获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批准。至此全市7个辖市区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另外工作基础好、各具特色与重点的武进高新区、常州高新区、钟楼开发区申报了省园区试点,已成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单位。
        三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创新企业认定。以“一核八园”为重点,以“培育百家创新企业、均衡专利量质发展、创建知识产权服务品牌”为总体目标,制定了《常州市知识产权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常州市知识产权创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常州市知识产权创新企业认定标准》,2011年启动知识产权创新企业培育工程,认定首批26家知识产权创新企业。2011年26家创新企业专利授权量为815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7.4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1件,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8.4%,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646件,占全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10.19%,起到了创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通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专利代理人培训等帮助企业构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加快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2011年共为180家企业培养200 名知识产权工程师。其中有12人申报省知识产权高、中级技术职称,是人数最多的一年。我市有11人通过评审,其中4人通过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评审,7人通过知识产权工程师评审。通过人数占全省44人的1/4,位居全省第二,为历年之最,可谓是大获丰收。
        五是知识产权宣传报道取得新突破。《中国知识产权报》见报数列全省第一。全年共上报知识产权信息153篇,各级媒体录用88篇,其中《中国知识产权报》录用26篇,列全省第一。
        六是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取得新突破。高效、低成本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常州模式”全国首创。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与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诉对接、巡回审理”调解机制。2011年6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常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工作意见》,依托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人民法院、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司法局共同推进,成立了“常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建立了以司法途径为保障,以人民调解为重要力量,“委托调解、诉调对接、巡回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还属首创。(知识产权局)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