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科力农业:依靠科技转型新农企
发布日期:2012-01-30
  创建于2009年的常州科力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引擎,从附属于常州联农农牧专业合作联社专业从事牛粪处理的小作坊,快速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公司,使规模化养殖企业走上高科技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实现了常规养殖企业的华美转型。
  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日本NS-30研究所是以专业从事生态技术、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为主的研究所,2006年获日本环境厅“对世界环境杰出贡献奖”。该研究所的微生物肥料、有机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畜牧场畜粪处理技术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和推广。在市科技局的牵线下,科力公司与NS-30研究所开展了技术合作,进行优质有机肥料的研究和生产。公司三年内四次派员到日本考察学习,研究所所长岛田俊雄先生也三次亲临科力公司现场指导。经多次探索,科力公司掌握了利用NS-30研究所有机肥微生物发酵菌种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工艺技术。该技术可充分利用畜禽养殖排泄物及农作物秸秆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料。利用其菌种及生产工艺,发酵时可加速发酵温度的上升,并使高温时间延长,缩短完全腐熟时间,发酵肥料的味道嗅感较好,发酵微生物保持或转化含量丰富。利用其菌种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含量高,显著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植物根部生长,对作物的连作障碍防治有很好的作用。与NS-30研究所的成功合作,使科力公司的有机肥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针对企业内部科技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差的客观现实,公司通过引进人才与院所合作,加大科研设施投入力度,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合力。三年中公司引进了3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公司科技开发能力。与常州市生态技术应用研究所联合进行的有机肥发酵菌种培育与优化研究,建立了有机肥发酵菌种纯化与扩繁体系,降低了有机肥的生产成本。与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科研开发工作、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提高公司科技水平。同时聘请扬州大学环境学院钱晓晴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及时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对有机肥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技术攻关。公司还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年科研经费现已超过80万元,建设了相关微生物实验室,增添了十多台仪器设备,完善了科技开发工作基础条件。公司总经理承尧兴表示,力争到2015年,科研经费要达销售额的5%,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由于科技创新突出,2011年科力公司被省农委选定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之一。在我省2011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招标中,公司一举中了武进、溧阳等四个标段11800吨项目任务,名列全省前茅。
  在有机肥的深化利用上,公司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开发的细黄链霉菌生物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土壤中难溶难解的磷和钾的利用率,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即将投入应用的水稻育秧基质,拓展了规模化利用有机肥的途径,解决了水稻育秧取土难的问题,阻断了土传病害的传播,提高了机插秧的作业效率。针对葡萄生产应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并改善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多个新品的开发成功,进一步拓展了差别化市场竞争力,保障了公司的高速发展。
  为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公司将投资2000万元,另建万吨级生产线三条,到2015年,生物有机肥产能将达5万吨,年综合处理利用8万吨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常州有机农业生产作出新贡献,开发花卉专用基质等新产品,为花博会增光。 (据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