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专利发布(54)
发布日期:2012-09-19
  专利名称:一种分离器
  专 利 号:ZL201110085591.3
  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由旋流分离器和螺旋卸料器组成。入口位于分离圆筒上部的一侧且与分离圆筒的圆柱部分相切并相通;分离圆筒下部是分离锥筒,分离锥筒下部连通螺旋卸料器;溢流部件的溢流管上部伸于分离圆筒外且两者同轴固接,溢流管下部伸入分离圆筒中,溢流管下口向下延伸有溢流口,分离圆筒和溢流管之间是限流环,限流环上边与入口上边相齐,分离锥筒下端是底流口,底流口连接螺旋卸料器上部;或入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关于旋流分离器轴线对称设置,螺旋卸料器与溢流口联接,其螺旋伸入溢流管中。该分离器可用于分离固体、半固体或粘性物料,避免固体或粘结性物料的堆积和排料口的堵塞。
  专利名称:用于薄壁曲面零件定位支撑的多点柔性工装
  专 利 号:ZL201110053752.0
  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薄壁曲面零件定位支撑的多点柔性工装,包括工作台和至少三个支撑固定单元,支撑固定单元均装在工作台上,每个支撑固定单元均包括球铰侧吸真空吸盘、第一升降组件和固定底座,球铰侧吸真空吸盘装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上部,第一升降组件的下部装在固定底座上;每个支撑固定单元的固定底座均装有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磁性吸合;工作台上还装有至少两个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均包括定位销、第二升降组件和定位底座,定位销装在第二升降组件的上端部,第二升降组件的下端部装在定位底座上,定位底座与工作台相连。本发明不仅能精确定位薄壁曲面零件,而且能够在工作台上方便移动以及调整各个支撑固定单元之间距离。
  专利名称:低温光聚合制备多孔水凝胶的方法
  专 利 号:ZL201010573006.X
  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本发明主要介绍了用低温光聚合制备水凝胶的新方法。所述的低温环境是0℃到-150℃,水凝胶为以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物为主体;水、乙醇、丙酮、甲醇、乙腈、二恶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四氢呋喃、丙醇、丁醇、二氯甲烷、甲苯、二乙醚、丙醚、庚烷、环戊烷、环己烷、石油醚中的一种为溶剂,所占丙烯酸树脂质量比重的10%-500%;引发剂为常用光引发剂BP、651、907、ITX、1173、184、2959、369、TPO、819、CQ、784,所占丙烯酸树脂质量比重的0.1%-5%。
  专利名称:二氧化钛插层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专 利 号:ZL200910234361.1
  专利权人:江苏工业学院(现常州大学)
  本发明一种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插层光催化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α-磷酸锆和二氧化钛组成,其中二氧化钛插入到α-磷酸锆层间,二氧化钛重量百分比为0.5~5%。为制备得到上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粒度小于1nm的二氧化钛插入到α-磷酸锆层间形成的光催化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α-磷酸锆和二氧化钛组成,其中二氧化钛插入到磷酸锆层间,重量百分比为0.5~5%。制备方法是把水解后的钛酸丁脂插入到经过交换处理的α-磷酸锆的层间,150~240℃水热反应晶化后形成颗粒小于1nm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插层光催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复合材料中锐钛矿二氧化钛的颗粒小于1nm;纳米二氧化钛插层在α-磷酸锆的层间,而非负载表面。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