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西太湖建成全省最大合成生物蛋白智造领域中试平台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今日武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生物制造与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并列定义为未来产业,成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政策东风之下,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捷报:在西太湖建成全省最大合成生物蛋白智造领域中试平台,在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中试是合成生物技术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桥梁。创健医疗耗时两年打造的中试平台,以“柔性设计”为核心,配备1吨、2吨级发酵罐共5条产线,集成陶瓷膜过滤、超滤、纳滤等多套纯化设备,并采用德国西门子PCS7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工艺参数精准调控,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

“小试到中试的失败率高达80%,而中试到量产的转化率可提升至50%以上。满负荷运转状态下,平台每年可完成100~200批次工艺验证。”中试平台高级经理王凯介绍。当前,这里不仅承载着创健医疗在重组胶原蛋白、核酸四面体等前沿项目上的工艺验证,更以开放姿态对接科研院所和初创企业,仅试运行期间就吸引了北京市昌平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

“依托中试平台,我们实现了核酸四面体的量产,跨越了从实验室成果到规模化量产的‘死亡谷’。”创健医疗董事长钱松指着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回忆。在核酸生物合成与创新中,传统的化学合成方式成本很高,一克成本达20万~30万元,且周期长、产量小、生产效能低,还面临着设计序列难、DNA提取难、DNA酶切难、原料纯化难等一系列挑战。“联合华西口腔医院,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我们将核酸四面体每克成本大幅下降,同步探索核酸四面体在眼部黄斑病变、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深耕新型生物材料10年来,创健医疗完成从“跟跑者”到“破局者”的蜕变——国际奢侈品牌愿意将生物材料研发订单交给中国团队。

这背后是一场关于生物制造的“突围战”。10年前,钱松发现国外非动物源胶原蛋白价格高达1000美元/克时,他选择“买不到技术就自己造”。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III型和XVII型胶原蛋白相继被纳入国际化妆品原料(INCI)目录。为了跨过欧美化妆品市场的准入门槛,创健医疗还率先获得国内首个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碳足迹核算绿叶证书,并获得国际知名评估机构EcoVadis铜牌认证,成为资生堂、雅诗兰黛等企业的美妆原料供应商。

站上全球生物制造的竞技场,创健医疗将持续推进出海布局,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依托,开发储备更多的新型生物材料,为中国原料进军国际市场抢占先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