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助力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金坛,创新“储能”争先上位
发布日期:2022-01-04  来源:常州日报

奋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积聚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创新爆发力,提升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综合能级。岁末年初,金坛区正以持续爆发的科技创新能量,让所有人见证它迸发的活力。

2021年12月初,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商——地处金坛的蜂巢能源宣布完成60亿元B+轮融资。此前,2021年2月和7月,蜂巢已分别完成A轮35亿元和B轮102.8亿元融资。三轮相加,蜂巢能源当年融资总额达197.8亿元,一举锁定2021年度江苏“融资王”纪录。

同样的精彩,2021年9月也曾上演。与蜂巢同在金坛的竞争“对手”——中创新航完成一笔120亿元融资,直接刷新由蜂巢能源创下的江苏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2021年12月15日,落户金坛的牛创新能源科技公司旗下自游家汽车,完成A轮5亿美元融资。

资本频频加持,不仅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更让已缔造出“全球动力电池制造基地看中国的金坛”跑得更快,冲击力更强。

赋能产业中轴,比拼耐力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产业中轴”,推动常州建设成为高能级的长三角产业中轴,常州“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也吹响了战略冲锋号。

进入新赛道,更需耐力。经过多年积淀,金坛区爆发出的成绩抢眼。

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100亿元,可比价增长9.5%以上,增幅连续第8年位居常州市第一;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攀升至第42位。

聚焦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金坛区绘就的新能源、新基建、新能源汽车、新医药、新智能“五新产业”布局蓝图,重大项目招引表现不俗。

仅2021年,金坛区就签约引进工业项目57个,协议投资总额545.4亿元;完成工业实际投入305亿元、同比增长39.6%。许多头部企业竞相“投票”,呈现“多面开花”的景象。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截至目前,金坛区拥有光伏新能源规上企业30家,从全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先发地发展为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拥有整车及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规上企业70家,是长三角产业链最长最全的地区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突破,引进了信维通信等5家上市公司,规上企业达16家,补齐了常州产业发展短板。

引人注目的是,落子金坛区的许多头部企业,多为总部企业,或是研发中心。越过时间和空间,这些总部企业在各地乃至全球调动着生产要素,带动研发、市场等活动,在金坛区域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乘数效应。

保持身位领先,创造更好纪录,关键在状态。

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在金坛创立,先后提出动力电池“叠时代”和“车规级”动力电厂概念,并发布、量产了全球首款四元材料电芯,又率先在特斯拉、宁德时代之前发布无钴电池。2021年8月,这款全球首个无钴电池正式量产装车。

产能扩充,蜂巢能源开始“大刀阔斧”。2021年12月中旬,总投资150亿元的蜂巢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四期在金坛区奠基。同时,蜂巢能源还启动了在德国设厂投资计划。

类似蜂巢能源这样的龙头企业和众多高科技企业驱动的创新产业,正让金坛区变成一块创新、创业、创造之地,在城市西部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产业创新小镇,加厚能量

金坛区鑫城大道北侧、龙湖路西侧,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二期孵化中心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3栋生产车间正在进行结平浇筑。项目打造的是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的全过程孵化平台,预计今年2月竣工。

中德产业园于2018年在金坛区创立,作为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一期建有交流、商务、服务三大中心,如今,园区面积扩大到27.5平方公里。

接连拔地而起的中德合作新地标背后,是金坛区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园区的合作理念。

中德产业园成立之初,即以世界眼光,高起点规划这个“常州对德合作新门户、产业发展新中心”。如今,园区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新高地、中德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示范区,并获批江苏自贸区联创区。截至2021年底,园区集聚的德资企业已超过50家,主要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个个都是行业翘楚。

2021年11月,全球夹持搬运技术、机床技术及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德国速德来到了金坛区,这是速德集团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速德会逐渐将产品放到金坛生产,未来有信心年销售额有数倍增长”。

每年,金坛区都有个雷打不动的德企开放日活动,覆盖上海周边所有德资企业,每次参加企业超过百余家。江苏卡迈锡精密成形公司的乔纳森·夏普说出了很多德资企业的心声:“金坛区发展实绩有目共睹。在可持续性发展和创新性方面,中德产业园未来可期。”

进入“十四五”,中德产业园正升级建设为德国小镇,成为“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产城一体化园区,并以基础设施配套和双向合作平台提升为基础,欲引进德语区企业超100家。

打造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的产业小镇,金坛区正为自身加厚能量。

念好“融字诀”,共追高质量

2015年5月18日,金坛迎来全新的开始。经历行政区划调整,金坛区加速起航。

着眼现实,加快常金同城一体化建设,推动环长荡湖特色化发展,打造“未来科创城”,坚决扛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重任,是金坛区打破县域发展桎梏的需求使然;放眼未来,它更是金坛区践行大开放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抢抓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叠加发展机遇,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美好蓝图要变成实景图,金坛区以更大的格局,快马加鞭实施五大行动,推进“532”战略在金坛落地。

重大项目突破行动。保持重大项目落地增势,加快集聚更多国内外头部企业,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打造“五新产业”的同时,重点引进和升级“五型经济”。

微笑经济创新行动。推动“两湖”创新区建设,围绕“微笑曲线”两端,筹建一批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吸引集聚更多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发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省级华罗庚高新区作用,在“两湖”创新区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同时打响华罗庚品牌,挂牌华罗庚创新中心。

全域旅游创建行动。深入挖掘茅山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长荡湖独特优势,推动文、体、农旅和产、城、科旅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城市能级提升行动。精致建设钱资新城,精心策划高铁片区,精细提升金沙老城,精美绘制科教名城,打造“城市客厅、城市门户、城市展馆和城市窗口”。

城乡融合改革试验行动。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同时要做好“乡”的文章,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金坛区要和常州其他区域打造更为强大的产业发展阵容,构建常州智造名城金坛样板。”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金坛还要更好地与长三角等兄弟地区联手征战,人才近悦远来,迈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