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以知识产权提升天宁区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09-08-26

 近年来,天宁区知识产权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要求,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努力推动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第一,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一是推进企业自主成果知识产权化。突出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业,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的评价、考核体系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机制。政府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专利入股等形式开展合作,产学研知识产权合作。三是组织核心专利技术攻关。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重大专利技术联合攻关,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一是推动知识产权技术转化实施。培育和扶持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严格贯彻国家、省专利技术产业化资助政策,积极努力筹备搭建包括信息检索、技术评估、产权交易、运用实施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利孵化基地。二是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指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各个环节,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天宁创造水平。

第三,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一是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会、专利代理机构等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并积极参与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推动全区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调运转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第四,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一是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参与企业重大产业装备和技术引进工作,积极主动提供政策性建议。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在制定出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人才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立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加快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吸引国内外实力强、信誉度高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我区,在竞争中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有计划、分层次、分行业地组织培训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信,知识产权在全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将日益显现。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