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从数字看常州高新区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0-03-23

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常州太平洋电力集团;小松集团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展示中心在常州机电工业园开建;天合光能率先建设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规划方案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论证……春节刚过,从常州高新区传来的一个个喜讯表明,常州高新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正在提速。

 

新产业扎堆高新区

——去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50亿元,占比60%

制造业曾是常州高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国际金融危机让这些以加工为主的企业经受了巨大考验。为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环节的转变,众多企业主动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以期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成为常州高新区实现转型升级的强力助推器

据统计,去年全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7家、高新技术产品101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5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全区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占全市的41%;全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质量肝素和胰激肽原酶大品种生化药物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太平洋美诺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新型癌标志物HAb18G/CD147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法生产万吨四碳系列食用有机酸项目,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2兆瓦及以上风电叶片用玻纤多轴向经编增强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及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被江苏省科技厅评为2009年度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获专项资金支持4900万元。

 

依靠创新当市场霸主

——去年申请专利2100件,获得授权1050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新区目标,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从加大科技投入,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到科技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自主创新正成为常州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高新区全力抓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培育院士工作站10家;开展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活动14次,签订合作项目82个;新增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引进各类科技孵化企业110家,引导8家企业与高校、企业合作实施助推车间78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去年常州高新区申请专利2100件,获得授权1050件。凭借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上的不断推陈出新,许多企业牢牢占据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领军人才成产业转型引擎

——去年引进领军型海归人才项目20个,扶持资助资金过亿元

2007年开始,常州高新区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每年投入超亿元用于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奖励,在科研经费、风险投资、贴息贷款、工作场所和安家补贴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资助。2009年,全区引进留学生企业24家,其中领军型海归人才项目20个,扶持资助资金过亿元。常州高新区已成为各路海归的新部落

常州高新区通过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一名科技人员或是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首位电力电子博士,赵善琪冲破国外技术垄断,打造民族绿色节能芯;由留日专家肖克建等组成的创新团队,研发出中国金属管材行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原创——铜铝高效换热复合管,每年仅空调行业应用就可为全国节能20亿千瓦时以上。除此之外,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煤矿防爆智能定位系统的发明、废水回用技术的突破等等,都是常州高新区海归舰队的杰作。符合高新区产业规划的一大批领军人才的引进,正日益成为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据常州高新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