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外商在华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发布日期:2011-05-12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正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促进双方贸易与投资合作成为此轮对话主要议题之一。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为外商在华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截至2010年底,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突破70万家,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1200个。本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1年《301特别报告》,这份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年度报告,对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较为领先。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普及知识产权观念,打击盗版(等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我们在观念上接受了这种价值,在法律和行政制度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程度上的改进。

2009年,中国颁布实施了新修改的专利法。德国拜耳公司大中华区负责人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的专利法充分考虑了外国投资企业的建议,引入了新的标准,提高了对侵权者的法定损害赔偿,并制定了更加明晰的强制许可条款。外资企业注意到,中国整体知识产权环境得到多方面的改进。

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万件,居世界第二位。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不仅如此,中国还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先后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等14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副主任韩秀成先生介绍说,近五年,在知识产权课程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中国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培训项目38项,培训人员570多人次。对非洲知识产权合作取得零的突破,建立并发展了与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ARIPO)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的合作关系。

中国已从起初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所强调的,中国重视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并非由于发达国家的压力,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引进外资,为在华外资企业创造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