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赢得美国337调查 |
发布日期:2008-10-08 |
“337调查我们胜诉啦”。近日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难抑心中喜悦给笔者打来电话兴奋地说。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4时ICT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程序,常州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在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中,没有发现触犯337条款”。届时历经18个月,备受业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美国泰来诉牛塘化工厂知识产权侵权案,终以中方胜诉落幕。牛塘化工厂也成为常州市首例在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中胜诉的企业。
2007年4月6日,美国泰来公司通过联邦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条款对常州牛塘化工厂等6家生产企业及10多家贸易企业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称这些企业的三氯蔗糖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按照ITC的规定,从2007年4月起,常州牛塘化工厂用三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相关应诉资料,当年9月10日,牛塘化工厂副总经理蔡亚及中方聘请的律师、专家飞赴华盛顿,接受对方公司聘请的律师三天近24小时的询问。当年10月10日,对方公司的律师、专家及摄像师等6人来到牛塘化工厂进行实地调查。“他们调查得非常详细,甚至连墙上和地下的灰尘也不放过,希望能找到一些什么‘证据’,但我们根本不担心,因为我们的工艺与泰来的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蔡亚说,三天调查结束后,对方律师和专家不仅对牛塘化工厂的积极配合表示满意,同时对其独创的生产工艺竖起大拇指。原来自2002年起,牛塘化工厂副总经理蔡亚博士组成6人攻关小组,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历经百余次艰辛试验,耗资1000余万元,于2004年初自主研发成功国产三氯蔗糖。2005年向美国市场出口6吨,2006年出口量增至20余吨。由于牛塘化工厂的介入,三氯蔗糖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也由此前泰来公司垄断时的每公斤300-400美元,降至目前的每公斤150-160美元。
由于牛塘化工厂重视自主研发、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最终打赢这场国际官司。牛塘化工厂此次337调查获胜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企业如遭遇专利冲突时首先应积极应诉,保护自身权益;其次要积极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再次要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做好充分准备。只要我们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才能底气十足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