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光纤:创新之火照亮渐行渐近的5G时代 |
发布日期:2016-10-25 |
近年来,在“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刺激下,三大基础运营商大规模推动宽带接入网的光纤化改造,并建设了数个“全光网省”。面对渐行渐近的5G建设,位于金坛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南方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抢抓机遇,以人才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光纤光缆行业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 技术创新,打开市场钥匙 光纤光缆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产业,从苏州落户金坛,南方光纤无论在哪里拓市场,最终靠的都是技术创新。“今年,我们又投入1800万元,新增了一个塔两条生产线,年产量将进入国内前十强,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3亿元,比去年新增近1亿元。”该公司总经理殷国亮表示。 随着全球众多国家的宽带战略继续深入推进,大力发展4G和启动试点5G,加上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令骨干网络建设及光纤光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市场让企业订单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大环境是其中一个因素,技术创新才是关键的推手。殷国亮感慨的说,从企业成立之初,南方光纤每年的研发投入从未低于销售收入的3%。G657就是今年研发出来的一个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相比,传输性能更优,并获得了江苏省创新创业工商组优秀奖,目前已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在致力于新品研发的同时,该企业也注重技术的提升,今年企业通过设备及工艺的改造升级,将原有的拉丝速度从原来的1800米每秒,提升到2600米每秒,生产效率提高了14%以上。提上去的不光是速度,还有质量,今年产品合格率比以往提高了2个百分点。殷国亮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2个百分点,可为企业新增年销售收入400多万元。 创新的浓厚氛围也点燃了员工的激情。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组织管理及技术提升,践行公司“全员参与、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坚持创新”的精益生产方针,公司开展微创新及合理化建议活动,员工于杰积极参加,结合生产部实际情况出谋划策,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各种操作方法、技术工艺、作业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改善累计15项,其中多个被相关岗位和部门吸收和采纳。今年4月于杰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改变模座起始温度来缩短升速时间》,该提案可减少升速不合格光纤约2000km/月,节约资金60000元/月,提高产量15000km/月。于杰的这项合理化建议获得南方光纤第一届微创新大会优秀提案一等奖。同时该项提案获得了2016年常州市十大先进操作手法奖。 人才战略,发展源动力 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团队的竞争。在人才引进和培育的道路上,南方光纤从未停歇过。 今年该企业新引进了4名高层次人才,程向君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刚从常州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选择了把南方光纤作为个人发展的平台。 “南方光纤不仅注重引才,而且注重育才,这点深深的吸引了我。”程向君向记者介绍到,每个新来的员工都要进入车间一线,进行3班制的工作适应。在车间,新员工和老师傅结成一带一学习的对子,同时还要进行试岗考核,3个岗位全部考核合格才算正式应聘成功,这是认识了解企业的最好时机。同时,在总部亨通集团国际化人才政策的指导下,外语辅导、技术培训不断,这让员工看到了成长通道。 目前,程向君已进入企业的研发团队,成为技术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涂敷工艺改善和科技项目申报。“我所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这个岗位能让我的专业得到发挥、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程向君信心十足。 据殷国亮介绍,现在企业研发队伍共有10人,占企业人数的10%,到2018年,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将是2015年的4倍。 在注重人才的同时,南方光纤也努力将人才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建立了32个成本立项,涉及技术、原材料、工艺改善等,给有能力的人机会,给想干事的人舞台,目前已90%出了成果。 智能制造,赢得新机遇 未来3年,我国将在“互联网+”领域投入1.14万亿元。即将启动的中国移动光纤光缆集中采购中,光纤采购量接近1亿公里,中国移动一家公司的采购量就占全球的30%,超过目前北美和欧洲总和。工信部、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近期均表示,力争于2020年实现5G网络的商用。这对光纤光缆行业是重大利好,如何抢食这块大蛋糕,南方光纤领头人进行了深入思考。 “智能制造是中国光纤光缆行业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制造业应突破的方向。在光纤制造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基本没有差距,差距体现在智能化方面。”公司总经理殷国亮表示,南方光纤从2015年开始就展开了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产精益化的“三化”建设,力争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上,打造出一支精益求精的工匠队伍,今年企业还被评为省级智能化车间。未来3年里,企业将持续深耕“三化融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以最高的效率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南方光纤的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此外,为加快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在行业内地位,公司在近两年将逐步实施增资扩产计划,预计在2018年实现产能翻番。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