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转型升级 抓手有力——全市十大产业链快速壮大
发布日期:2016-09-19  来源:常州日报
  十大产业链建设是我市“三位一体”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的关键之举。3年来,我市围绕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市领导挂钩责任机制,健全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推动十大产业链健康快速成长。
  规模总量不断壮大。十大产业链发展速度、产出效益明显好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去年实现产值3817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3。部分产业链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稳步上升,培育了一大批行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其中,在太阳能光伏方面,我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组件约占全国的1/5,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在智能电网方面,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变压器市场占有率居国内之首,上上电缆已成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十大产业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产值2021.9亿元,同比增长9.8%。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十大产业链100家重点企业中有72家建立173家各级研发机构,去年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件,促进全市R&D经费支出占比提升到2.65%。一批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上取得明显突破,戚研所参与的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常州四药公司参与完成的抗高血压沙坦类药物的绿色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南
石墨烯研究院主导起草了第一部石墨烯国家标准。
  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园去年产值总量突破400亿元,被认定为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特色基地。65家石墨烯材料及下游应用企业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集聚,近3年碳材料产业每年都保持40%左右增长,成为全国石墨烯产业发展“领头雁”。
  链式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先后引进众泰、东风、北汽等整车项目,以及斯太尔发动机、中航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汽车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去年产值规模达到656亿元。围绕通用航空产业,先后引进北京通航通用飞机制造、威翔固定翼飞机等一批项目,相继与中航工业幸福航空、艾雷奥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用航空产业链加速构建。围绕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布局了安川、金石、铭赛等一批整机企业,吸引了纳博特斯克、易尔泰等一批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产业链加快完善健全。
  对外拓展不断加快。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支持十大产业链龙头企业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天合光能先后在瑞士、美国、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亚玛顿、正信、有则等光伏企业也加快“走出去”步伐。江苏金昇不仅成功收购德国埃马克、瑞士欧瑞康纺机业务,而且加快建设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实现快速裂变壮大。此外,还有一批企业积极在海外开展资本运作、技术合作、新品研发、市场拓展,有效提升了我市产业国际合作水平和层次。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