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金隆科技:做起医药化工“加减法”
发布日期:2016-05-12  来源:武进日报
  5月9日,由金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吨脑血栓药物中间体——樟脑磺酸搭乘飞机,从上海转道美国运往墨西哥。作为全球最大的樟脑磺酸供应商,金隆科技每月有60余吨产品搭乘专机销往世界各地。
  成为樟脑磺酸的全球龙头企业,金隆科技用了3年时间。从每吨3万元左右的价格开始,凭借不断的研发创新,终于一举登顶。用公司总裁杨桢华的话说:“医药行业竞争,只有紧盯世界最新技术,坚持不断突破创新,才会有一席之地。”
  转型,从化工进军医药
  位于牛塘镇的金隆科技以化工起家,1988年开始涉足还原染料、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原材料等领域。2000年,在盐城市响水县购置了5.93万平方米的土地,全力拓展化工产业。
  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鉴于化工行业的粗放型生产,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9年,金隆科技收购了四川省什邡市的同人泰药业有限公司,开始积极转型,进军医药领域。当年,金隆科技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装备提升,同时,在原有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引入企业ERP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2015年,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占有全国青蒿素1/4产量的生产企业——由金隆控股的同人泰成为业内“明星”。“其实,青蒿素只是同人泰的一个产品,公司还生产包括小儿清咽颗粒、健脾益肾颗粒、抗感颗粒等在内的诸多中成药。”杨桢华告诉记者。
  拓展,进入医药高端领域
  随着金隆科技在医药领域的不断深入,同人泰从2009年中成药产量1万件,上升到了2015年的12万件,产值从最初的1000万元扩大到1.5亿元。根据金隆科技的计划,今年将在同人泰安装3条生产线,届时中成药的年产量将突破18万件。为了严格把控医药产品质量,掌握药品剂量,金隆科技斥巨资从德国进口了天平,质量可以精确到十五万分之一。3月28日,同人泰完成股改,在新三板排队等候上市,这对金隆科技而言,意味着将在医药领域迈出新的步伐。
  同人泰的成功,仅是金隆科技的一部分。2014年开始,金隆科技引进了诸多人才,重点对医药领域开展新品研发,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瑞舒伐他汀钙成为了重点产品。
  据了解,治疗高脂血症的众多产品,需要针对病人低密度或高密度血脂的不同情况服用,但瑞舒伐他汀钙可以自动平衡病人体内的血脂密度,解决了病人的后顾之忧。“就全球而言,瑞舒伐他汀钙已经成为高脂血症治疗的主要用药,但在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生产。我们绕开了国际上先进企业的专利壁垒,独辟蹊径研制成功,同时申请了国际专利,在获得国内、国际的审批后就可面市。”杨桢华介绍。
  “加减法”,金隆科技的成功之道
  如果说,收购医药企业帮助金隆科技实现了转型,研制新药助推了企业发展,那么,在医药行业做“加法”和化工领域做“减法”,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如今,位于新北区魏村化工园区的常州金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全面转型医药领域;响水金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将2.6万平方米的化工厂房缩减至1万平方米,其余车间开始全面进军医药领域。2015年,金隆科技与苏州某企业签订了协议,开始在脑血栓成药领域攻关,这将是企业又一个研发成果。
  “相较于化工行业的粗放,医药行业更加严格、谨慎,金隆科技希望能在更加严谨的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杨桢华总结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企业家要有洞察市场的超前意识和精准的工作团队,建立一流的科研团队和人才支撑,不断创新,用新产品占领市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