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300户渔民上岸“下海”——太滆渔村转身“互联网+”创客村
发布日期:2015-12-31  来源:武进日报
  12月30日,位于太湖之滨的雪堰镇太滆村党总支书记单小兵,兴奋地接过了省农委授予的奖牌: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电子商务示范村。
  太滆村是个传统渔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为改善水环境,太滆村痛下决心,拆围网、砍鱼簖、收渔船……太滆村渔民被上岸安置。
对于这些失渔渔民,我区及时给予救助,全部纳入新农保范围;出台政策,鼓励渔民创新创业。
  然而,要从原来的“鱼花子”一跃成为创业人,很多人面临着缺资金、缺点子、缺平台等难题。如何让他们真正富起来?太滆村委经过广泛调研认为,要鼓起渔民的口袋子,必要先富脑瓜子。
  于是,2014年起,村里几乎每周都举办创业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述互联网潮流下的创业路径。看中商机的太滆村委还率先打造了“互联网+”创客空间,完善各类设备,引入物流公司。同时,设立创投基金,用于创客空间以及新产业孵化器的建设。
  渔民王枫“洗脚上岸”后,开办了渔家乐饭店。去年以来,经历了几次头脑风暴后,王枫果断借力“互联网+”,成为一名微商。“依托创客空间内的物流公司,销售太湖特产鲤鱼干,最远销到山东,行情喜人。”王枫说。
  和王枫一样,“渔二代”陶霞同样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创业甜头。陶霞把自己做的银鱼馄饨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没想到瞬间走红,许多朋友留言想要购买。看中这一商机后,陶霞发动家人一起参与制作,一天下来能卖掉几十盒。今年10月,她还在太滆村创客空间租用了厂房,注册了常州市鲜乐道食品有限公司,打算从家庭作坊转向工厂化生产。
  吴文亚是太滆村的妇女队长,另一个身份是太滆渔家乐休闲观光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首个落户创客空间的公司,吴文亚告诉记者,在村委统一规划下,公司把太滆村作为农家乐旅游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并在58同城、赶集网等平台推广,几乎每周末游客都爆满。
  在“互联网+”创客空间的引导下,太滆村渔民发力电子商务、推动创业创新。800多户渔民中,有300户成功转身成了创客,成立了100多家公司,不但吸纳了全村所有的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周边及外来劳动力1000多名。单小兵告诉记者,今年,太滆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一倍。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