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2011年起步,2014年产销超4亿——碳元科技演绎创新传奇
发布日期:2015-05-15

  2011年8月16日,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雷军将采用碳元科技提供的“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作为小米技术革新亮点进行了介绍,这是“石墨烯”和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作为一家年轻企业,自2010年8月创办以来,碳元科技屡屡创造奇迹。2011年,碳元从零开始,当年实现了销售600万元;到2014年,实现产销超4亿元,利润超1亿元。
  短短几年时间,碳元缘何成为市场宠儿?“是科技创新成就了企业的跨越。”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世中说。
  六次创业情定石墨烯
  “创业之路多维艰。”这是徐世中在采访时不断提到的话语。1998年,从湖南工程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毕业,10年时间里,徐世中经历五次创业,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先后参股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的多家高科技企业担任高管。
  2008年,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导热材料,出现在美国联合碳化物、松下等知名大公司展台。当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石墨烯制备工艺都处于摸索阶段。经过一段时间慎重考虑,徐世中认为,如果将石墨烯应用于智能手机散热领域,不仅能有效解决大功率电子产品散热难的行业共性问题,也将带来应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我的专业与从业经历,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石墨烯材料研发经验。”徐世中最终把第六个创业目标锁定在手机用石墨烯散热膜上。
  2009年,徐世中组建团队,租用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石墨烯产品开发。由于产品比较冷门,不仅要解决制备工艺的技术问题,还要自己研制实现工艺的设备。为了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干脆把家搬进了实验室。苦战一年,石墨烯导热膜样品终于研发成功。2010年8月,碳元科技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完备生产工艺,专业解决电子产品散热难问题的企业。
  结缘小米赢“免费广告”
  产品问世,并不代表企业成功,能否切入市场、被客户接受,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小米即将推出自有品牌手机。徐世中立即在雷军的微博上留言,介绍自己的新型石墨烯散热膜产品。当年6月,徐世中获得了与雷军的10分钟见面机会。
  “当时,给雷军做了一个展示。”徐世中说,他用打火机点一下石墨烯散热膜,再摸燃烧的地方,温度并不高。雷军当场就确定使用碳元科技的散热膜,7天之后公司拿到了订单——此举成为碳元科技从“0公里”出发走向市场的里程碑。
  很快,石墨烯散热膜被小米新一代手机作为“七大亮点”之一对外宣传,这也成为碳元科技的“免费广告”。公司顺势切入国内手机市场,2012年就完成销售1.2亿元。
  首战告捷后,碳元科技又马不停蹄与三星、联想等重量级手机制造商接洽,以石墨烯的概念价值和散热膜的实用价值为客户终端产品升级提速创造更大空间。到2014年,碳元科技在手机散热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6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
  一切围绕工程师转
  “以核心技术的快突破,甚至颠覆性突破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这是碳元科技的发展准则。事实上,电子产品具有快消品的特点,更新换代的速度远高于其它行业,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的研发、生产持续为客户创造超额价值,将难以应对长时间的竞争。
  徐世中表示,公司自成功研发石墨烯散热膜后,始终努力寻找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竞争门槛高、引领行业未来的产品。目前,已成功研制适应平板电脑、液晶电视、LED灯等电子产品的散热解决方案。
  “一系列产品的成功问世,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成效,更得益于团队的奋勇争先。”徐世中表示。碳元科技在步入正轨后,迅速由初创期家族管理向成熟期现代企业管理转变,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薪酬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并实施“一切围绕工程师转”的企业文化,保证公司优质资源向创新集聚。
  目前,碳元科技还与国内知名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筹建“先进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开展石墨相变材料、MOCVD碳化硅涂层、液态金属材料等项目的开发。产品一旦成功,不仅可进一步稳固手机市场,更能为碳元进入新领域奠定良好基础。 (据武进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