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父辈的老路——常州龙琥孵化器总经理臧敏的创业故事 |
发布日期:2014-03-17 |
别人创业,大多是做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臧敏创业,却是经营他的孵化器——常州龙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承担政府的职能,重点引进光伏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创业企业进行孵化服务,推动常州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个成立才3年多的民营孵化器已成功引进40多家相关孵化企业,七八家“长大”后的公司已将产品生产进行外包,把这里变成了研发和销售总部。“我引进的企业,大多表示不会离巢,未来,这里会变成总部集聚区。”臧敏笑着说。 走上这条与众不同的路,臧敏也曾与家人有过交锋。 受父亲影响,臧敏大学时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到我市一家设计院工作。工作第二年,父亲就提出让他接手家族的建筑公司。“我不可能走父辈的这条老路。”臧敏当时就向父亲明确表态,建筑业从接到工程、进场施工到完工收款,流程十分复杂,且整个行业竞争环境恶劣,很难做大做强。“我也想谋求家族产业的转型,摆脱传统产业发展的窘境,所以大胆向父亲提出独立创业。” 为此,臧敏与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他与父亲达成口头协议,如果创业失败,再接手父亲的公司。 可干什么好呢?“我自己找项目,因为不懂技术,很容易失败。何不引进一些好的项目进行合作?我提供厂房和服务,对方提供技术,项目的成功率要高一些。”为推动创新创业,国家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孵化器平台建设,而臧敏的优势就是家中有大量房产。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开始积极筹备常州龙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因处在天合光伏产业园中,他把引进的项目定位为与光伏和电子有关的产业。 有了目标后,他马不停蹄地跑北京、西安、广东等地去寻找项目,无意间,他也成了常州城市的宣传员。“我不断地向那些科研人员介绍,常州的低用工成本、雄厚的产业配套以及园区的便利条件等等。”2011年就有15家企业入驻,孵化器的各项功能也一步步完善:帮助企业项目申报、引导风投介入、为企业积极向上争取…… 股权投资,是臧敏收入来源的长线。目前,龙琥孵化器已投资800多万元,参股4家公司。在他看来,这些公司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既有“前景”更有“钱景”。 集团营销,是龙琥民营孵化器得以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为更好地服务在孵企业,臧敏成立了“集团”销售公司,利用各种资源平台,为在孵企业打开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他则从中抽取佣金。“我们提供的集团营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初创公司的销售和运营难题。”臧敏说,这些都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合作模式。“民营孵化器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紧密的利益捆绑既有利于在孵企业做大做强,反过来也促使我们为企业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引进一个成功一个,是臧敏最自豪的事。常州和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他引进的项目之一,成立于2011年9月,生产无线通讯设备,第二年就把生产外包给苏州,把龙琥基地变成公司的研发和销售总部,去年实现销售1200多万元。 说起近期的工作计划,臧敏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着已采购设备的目录。“很多企业从外地来常州,都卡在了寻找加工零配件这个环节上,我计划4月份成立一个加工中心,一方面完善孵化器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为在孵企业提供优质的配套加工,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我当初的坚持和选择是正确的。”如今,父亲已不再提让臧敏回家接班的事。(据常州日报)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电话:0519-856815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