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巧借“他山之石” 力促科技创新——溧阳市科技局精准对标先进、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0-10-27  来源:溧阳时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远学海宁、近追启东”的工作目标,开设了实现“双突破”、确保“双决胜”、做好“双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命题。市科技局作为溧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排头兵”,也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前哨站”,局党组班子深知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先后赴海宁、启东,深入当地科技创新一线开展“对标找差”学习调研工作。

带着问题去 奔着实效学

在海宁市,市科技局党组班子实地调研了当地的经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宁科创中心等地,专题学习了海宁市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他山之石”,为溧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积经验、蓄力量。

近年来,海宁市科技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加快高层级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进度、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水平、加大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力度,推进百校(院所)“联千企引千人”专项行动等创新举措,持续推动海宁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多家基金和科技支行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为当地660余家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科技信贷服务,进一步推动海宁市金融要素向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碧波拥海来。”在滨江临海、紧靠上海的启东市,市科技局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当地北大产业研究院、启东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远海工、海四达电源、药明康德、至纯科技、恒大威尼斯等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企业、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技术优势、现有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情况。

据悉,启东市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功能,初步形成了产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企业自主研发平台三类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搭平台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发展。

通过与海宁市、启东市科技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交流,市科技局党组班子了解了当地的科技新政、科技体制改革、企业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做法、经验及成效,为溧阳市科技工作打开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双方还就如何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科技金融、高新区争先进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思路决定出路 态度决定高度 格局决定结局

通过学习调研,市科技局党组班子对照海宁、启东科技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全年科技工作开展全局研讨,从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大家谈感悟、理思路、议举措、出实招。

今年,市科技局积极担当作为、主动靠前服务,江苏中关村在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蝉联30家省级高新区第一名。竹箦绿色铸造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溧阳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的“高比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成功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全省仅6项,为溧阳市历史首家,获得项目经费920万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还获得省“双创计划”创新团队立项,这是继乔尔创新团队之后溧阳市获资助的第二个科技创新团队。上汽时代“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立项,获批800万元资金支持。至此,全市获批立项省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5项,获得资金支持1.3亿元。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围绕四大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主线,全力整合创新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当前,市科技局正积极配合江苏中关村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围绕动力电池、输变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对接国内外大院大所,吸引和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资源,完善产业布局,提高发展品质,做大经济总量,加快产学研共享协作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市科技局正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速度,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从政策解读、材料审查、融资贷款等方面为企业申报高企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形成“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局面。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0家,2020年现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3家,培育入库企业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8家。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企业。鼓励全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多形式联建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中心、研究院等不同模式研发机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持续开展“聚力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在行动”主题科技活动,实施科技辅导员制度,定期对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辅导,协调落实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和调动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在“政产学研”精准对接方面,通过完善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高校院所专家库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库,组建精准服务小分队,以“三库一队”联动产学研,架构企业与高校院所顶级专家对接桥梁,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加强智慧科技APP应用,完善科技成果、技术需求、行业专家、科技型企业等相关科技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争取有一批企业参与省重大集成创新项目研发,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借助历届科技镇长团的人才资源、渠道资源,以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科技专家库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合作、项目合作、校地合作渠道。

此外,市科技局还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制定实施“苏科贷”“创新券”等创新举措,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先后与南京银行溧阳支行、中国银行溧阳支行、江苏银行溧阳支行、农业银行溧阳支行、浦发银行溧阳支行等五家银行合作,并定期走访企业,发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且符合“苏科贷”的入库条件,第一时间与合作银行沟通,以最快速度为企业发放贷款,解决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扩大生产上的资金困难。4年来,“苏科贷”累计放款41笔,放款金额1.16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0余家。“创新券”通过近5年的实施,累计补助188家企业1630余万元,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副市长周晟带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深入企业一线摸实情、问需求、优服务

借“他山之石”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各类创新主体,在政策修订、综合体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科研院所合作等方面拿出具体实措,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创新格局,为溧阳市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提供坚强的科技保障。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领域以及产业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质量技术实施联合攻关、集成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引擎”。

提升高企培育密度,建立健全高企培育库,加大“增量”高企的资金奖补投入,加大对“存量”高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细分行业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引进培育工作,推动溧阳市高企量质齐升。

借力长三角科创资源,对接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42)科创技术、创客精英,持续打造南京科技创新资源南下与杭州科技创业资本北上的交汇城市;对接国家级、省级科技资源平台,重点加强与上海科学院、江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合作,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落地。

建设智慧经济载体,依托江苏中关村、溧阳经开区、苏皖合作社渚先导区、别桥无人机小镇、天目湖国际云数据中心等,发挥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带动效应,打造中国储能技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基地,建设智慧产业集聚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创建国家级研发中心、省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

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推动“金融资本+科技创新”,拓宽“苏科贷”等金融产品应用范围;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和流通范围,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为企业家、创业人才的创业创新降风险降成本;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研发外包、技术交易、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链条,打造一批科创平台、孵化平台品牌。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