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内容

常州高新区:创新赋能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

发布日期:2019-06-03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牢牢把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聚集各类创新要素,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精尖”转型升级,勠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为常州市高质量发展当好示范、贡献更大力量。

1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30场专题活动集结院士、大咖“最强大脑”……5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在常州举行。常州高新区抢抓展洽会契机,围绕“全球融智、协同创新”主题,力促一批优质项目签约,涉及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重大项目攻坚年收获丰硕成果。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命题,常州高新区如何推动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

因改革而生,因发展而兴。常州高新区持续推进争先进位,发展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聚合双创资源,集聚创新优势,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工作持续迈上新台阶。2018年,在国家高新区年度评价中综合排位第28位,居江苏省第四位。链接产业“创新密码”,涵养人才生态圈,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常州高新区正奋力奔跑在创新追梦路上,争当常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创新升级 激活特色产业集群“主引擎”

如今,一场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工业革命正在常州高新区上演,以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两特三新”重点产业迅速壮大。新支柱产业的崛起,正在重构着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版图。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聚焦‘两特三新’,加速构建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产业发展生态。”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这样描绘发展路径。

2018年12月,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捧回被誉为“工业奥斯卡”的这一奖牌。从民营企业到上市公司,再到国家光伏名片,天合光能不仅让92项光伏行业标准打上“中国烙印”,还将引领中国光伏企业开启能源物联网新时代。“天合光能的研发投入每年超过8亿元。”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创新驱动一直是天合光能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2010年成立的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球首家获得UL颁发的客户测试数据计划(CTDP)证书的实验室,也是光伏行业最早获得TüV莱茵TMP目击实验室资质的实验室。

电池转化效率是光伏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指标,天合光能不断突破极限。经第三方权威机构JET独立测试,天合光能以23.5%的光电转换效率创造大面积N型单晶硅电池的世界纪录,将自己两年前创造的同项世界纪录提高了0.56个百分点。至此,天合光能在光电转换率、组件总功率这两项核心指标上,接连刷新世界纪录,一路领跑。凭借强大的创新与技术研发实力,在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等硬性指标方面遥遥领先,连续18次创造或刷新光电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坚如磐石、韧如发丝的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被应用在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域。2008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博士杨永岗带领研发团队落户常州,成立中简科技,与世界级企业“掰手腕”,填补了行业空白,开启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全面国产化进程。5月16日,中简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资本市场的“高新军团”再添生力军。

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在常州高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已初具雏形,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产业高地正在成为江苏的国际名片。2018年,常州高新区交出了创新“答卷”: 成功获批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光伏智慧能源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5亿元,同比增长8.1%左右;新增销售超过亿元企业20家,总数达355家,星宇车灯、森萨塔、新泉汽车饰件等3家重点企业销售预计迈上50亿元新台阶,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西药);“两特三新”产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0%。

“智”存高远 聚合创新人才“强磁场”

翻开常州高新区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料,会发现其人才队伍履历都相当抢眼。很多技术团队中博士占比超过了半数,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人才不胜枚举。

为什么常州高新区能够吸引那么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这样开放创新的人才强磁场是如何形成的?从常州高新区便捷、高效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上可见一斑。去年下半年,常州高新区发布了人才优享、优居、优智“三优工程”。据首批人才优享工程代表唐浩介绍,常州高新区人才优享卡不仅在本地管用,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享受出行、医疗、游乐项目的定制式、管家式、菜单式服务;人才优居卡可享受到园区内高端人才公寓服务;人才优智专家则承担起园区人才工作体制创新引路人、创新创业引荐人、干事创业引燃人的智库职责。

5月10日,“创业汇”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为常州高新区的招才引智工作“釜底添薪”。通过 “创业汇”这一平台,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近30名海外人才参加对接,手工折叠的代步车、快速无损人体血糖监测仪等9个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激活第一资源,常态化人才招引。常州高新区从2006年开始启动人才引进计划,聚焦产业“高、精、尖”等紧缺性人才引进和服务,遴选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开展试点,探索更为精准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探索“创新链引才”“柔性引才”等创新人才政策。截至目前,共引育领军人才805名,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发达国家院士5名,中央相关专家100名;培育江苏省“双创团队”10个,江苏省“双创人才”104名。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平台超过200家,先后建成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等一大批高端载体平台。近三年,每年有超过1000名优秀的硕士、博士来到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

秉承“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常州高新区集聚高端人才智力,培育服务了一大批资本市场主体队伍,成效显著。自主培育2018年度常州市惟一一个江苏省“双创团队”——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Gabor Stepan院士团队;培育2018年度江苏省“双创人才”12名,占常州市30%,位于常州市第一方阵。去年年底,著名华裔女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鲍哲南研发的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核心材料项目——常州昕思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常州高新区。该项目是C3Nano在中国的首个规模生产中心,其颠覆性黑科技在世界舞台成为焦点。

据统计,常州高新区2018年全年申请专利超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4000件,万人发明拥有量56.5件,PCT申请60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率居江苏省第一;在国家高新区年度评价中位列第一方阵。

“引流”到“涌泉”多维度构建创新生态圈

从引进到引领,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到一个创新产业集群……26年间,一批批标志性原创成果在常州高新区竞相涌现,一批批新型科研机构“拔节生长”,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开放型创新生态加快形成,领衔创新未来新局面。

“在关键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主动作为,力争实现更大发展,迈上更高台阶。”5月18日,周斌在由安泰创明研究院、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威海)、钢铁研究总院四方共建的“新型磁动力集成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上表示,依托重大创新载体、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常州高新区将继续搭建好合作桥梁,凝聚起资金、资源、技术的澎湃合力,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强支持。

全球第一款智能头盔,为景区山地路面量身定制的智能蜘蛛车,身高两米却温柔可人的酒店服务机器人,专门出口法国的时尚版轮椅、智能跟随行李箱……在常州高新区常州爱尔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一楼展厅,机器人相关产品令人眼花缭乱。集研发、“智造”物联网传感技术、人工智能、多维度智能交通产品为核心,爱尔威已经实现智能交通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和品牌全球化的目标。其智能骑行系列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前三,海外第一。目前,常州爱尔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经有江苏中启翔宇航空科技、常州大果智能科技、江苏紫牛健康科技等22家企业入驻,产生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近40余项。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链孵化”组合拳,爱尔威持续发挥龙头企业杠杆效应,吸纳垂直细分领域优质项目入驻入孵。

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常州高新区正在打造全球化的创业生态体系。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12家重大创新载体加速与本地产业融合,主动策划、积极对接、有效承载了各类技术和人才洽谈活动,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生根落地,为常州“智造”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常州高新区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地图上的重要节点和创新创业活跃区。

让德国技术在常州开花结果,探索高端环保设备本土化制造。脱胎于上市公司维尔利的中德节能环保创新中心成立半年,已孵化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新星瑞泰环保及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公司常州点绿科技有限公司。该中心负责人李遥介绍,依托维尔利在德国的技术平台和与德国高端节能环保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打通了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市场应用的创新链条,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德国技术+中国市场+常州企业”创新模式整合资源,推动创新主体之间深度合作,使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把常州高新区打造成为一处创新‘涌泉’,浸润整个创新生态圈。”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吴雪强这样形容,独特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了常州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用“软实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园区集聚。各级发扬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精神,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全力以赴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