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新华聚焦:中等城市创新的“常州样本”

发布日期:2018-11-15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13日,上海社科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城市排名报告”,通过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等四个维度,对30个单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在长三角城市群26座城市中,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排名常州竟能位居第8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常州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常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常州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在科教实力相对薄弱地区集聚优质资源、构筑优势的区域创新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逐步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成为各个城市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和现实挑战。

“必须向改革要资源,以创新求突破。”面对风起云涌的创新浪潮,常州的主政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在释放科教资源潜力上解放思想,以系统化思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聚资源、补短板、强主体,活机制,让创新驱动释放聚变、裂变效应,大胆探索,走出新路,擦亮工业明星城市新名片。

围绕这一思路,近年来,常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和支撑力,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常州”正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以“5•18展洽会”为引领,常州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探索实践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创新模式。

如今,在这片43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州已经培育出218个行业“单打冠军”和53家上市公司。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助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正成为常州人应对时代之考的最强音。

站在新的起点,创新,正推动着“常州号”巨轮在新时代航程中行稳致远。

“科技长征”持续招才引智

手指在平板上轻轻一点,就能操作机器人完成动作;加装一套视觉识别系统,传统生产线就能自动检测产品……《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不久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简称“5•18”展洽会)上看到,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一批常州传统优势产业纷纷插上科技创新翅膀,催生、蜕变出以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刷新常州“智造”底色。

在常州,提起“5•18”展洽会,几乎无人不知。而这一切,还是追溯到13年前。

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江苏常州就已是全国工业明星城市。有人甚至感叹“常州三十余年的工业化演进,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本。”

在经历了乡镇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常州进入了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阶段。2006年,常州市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然而,作为一座中等城市,常州却遭遇尴尬:科技创新资源缺乏,没有985、211高校,也没有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如何突破瓶颈?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常州开始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目光投向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对接大院大所的“科技长征”,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

12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领1000多家企业“走出去”,寻求产学研合作,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数十家高校院所。先后引进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和中科院等院所共建30多家公共创新平台,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2017年,常州市有4家平台入列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预备专业所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企业“三站三中心”1448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30家;累计引进2000多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创办了1500多家科技企业,直接带动引进35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转化及产业化。

“正如常州市委书记汪泉所言,通过持续开展“科技长征”,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资本与创新项目“联姻”,一大批创新企业异军突起,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在“科技长征”的一系列举措中,“5•18”展洽会无疑是其中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从2006年至今,每年的5月18日,这一科技盛筵都会准时“开席”,从未间断。

根据统计,连续十二届“5•18展洽会”累计展示成果近50000余项,发布重大技术需求5000多项,现场签约项目695项,合同总金额510多亿元,直接促成了12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落户常州,其中39.3%的项目带动了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36.9%的项目实施降低了资源消耗,29.5%的项目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强了企业创新实力,加快了常州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同时,借助“5•18展洽会”,常州不断开辟国际科技合作空间,与以、美、俄、英、德、澳、芬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搭建技术转移、共同研发、活动开展的平台,引进了牛津大学ISIS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桥、中芬绿色创新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其中,2015 “中以常州创新园”揭牌,标志着中以双方在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实践证明,以“5•18”展洽会为代表的“科技长征”,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有效整合、集聚、融合全球创新要素,建设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让更多的“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精准滴灌激活大众创新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纳恩博常州公司自2015年投产以来,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全球城市短途绿色交通工具的佼佼者,去年销售突破10亿元。今年,公司还将推出小米平衡车的迭代产品,以及电动滑板车和概念滑板车等新产品。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其研发的系统电脑帽通过灵敏地捕捉脑电波信号,对大脑的记忆、睡眠、注意力、语言等功能作出准确分析。其公司董事长胥红来毕业于清华大学、年仅34岁。作为常州科教城重点引进的人才,胥红来带领团队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相继完成了研发、生产,去年该产品已经成功取代进口,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并出口美国。经过第二轮融资,博睿康的市场估值已达2亿元。

近年来,一大批类似纳恩博、博睿康这样裂变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正在常州迅速成长,并成为行业小巨人。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两个字——环境。

采访中,常州市有关负责人谈到,近年来,常州市始终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动能的关键所在,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方面找准发力点,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打造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主要是抓住了4大关键,即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坚持把园区作为创新载体、坚持把产业作为创新方向、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根本,把政府、企业、资源、机制和环境这5股创新力量聚在一起,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让更多科技资源‘聚起来、活起来’。”采访中,常州市相关负责人谈到。

尤其对于最具活力的众多中小创新型企业,常州市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措施,从全民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拓展融资渠道、持续提升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明确重点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如今,在石墨烯、机器人、光伏组件等众多领域,常州都从追赶者逐渐变成领跑者,仅全国行业的“单打冠军”就有218个,230多种产品的销售位居全国前三甚至全球第一。

转型升级培育“四新经济”

石墨烯被世界公认为“新材料之王”。2011年,常州市政府、武进区政府出资建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引进国内领军人才,搭建实验、孵化、投融资等平台。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冯冠平说,石墨烯的前景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目前,常州聚集了中国50%的石墨烯企业。

蜚声全国的“东方碳谷”仅仅是常州通过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40座城市当选“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常州位列其中。

报告对常州给出的评语是:常州以“一核八园”建设国家创新科技园区,以“科教城”为核心,配之以创意、太阳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其石墨烯、碳纤维、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加快。

“和不少入选的其他城市一样,创新是决定常州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报告首席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一个城市而言,创新不能仅仅是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而一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常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强市,需要攻坚转型升级,构筑更强产业支撑。其中的关键,就是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常州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

近年来,常州着力探索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路径,从工业转换新动能出发,全面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即以十大产业链建设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以“双百”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

“当前,常州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向高质增长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尤其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正成为常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汪泉表示。

在常州采访,记者发现:这种基于“四新经济”的创新案例俯拾即是,一方面,它们促使产业淬炼内功,另一方面也让常州企业放眼海外,主动融入国际竞争和合作潮流。

“四新经济”是一把“钥匙”,是开启未来的关键,常州显然牢牢地将这把“钥匙”握在手中。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234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9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6件。立项的省成果转化项目中,90%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建有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创新,实施了石墨烯电热膜、车载夜间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大规模电动汽车智能高效充电系统等近200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碳材料、工业机器人等产业超前布局,在国内领先发展。

正如常州市长丁纯所言,创新驱动塑造出的“智造名城”常州的独特气质,也让常州站到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标签的新时代站前沿。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